近年來,四川省眉山市聚焦產業發展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實施“1+3”主導產業人才燎原計劃,統籌推進科創平臺建設、產教融合發展、人才生態營造,有力支撐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2024年,全市主導產業人才達到9.1萬人、高層次人才達到2.4萬人。
發揮平臺優勢,集聚緊缺科研人才。堅持以平臺聚人才、靠人才發展平臺,立足眉山科技基礎和產業發展實際,以中試平臺為重點加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力度,印發2024年中試研發平臺建設實施方案,引入武漢大學、天津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建立技術轉移基地、研究中心和聯合實驗室,在全省率先建成投用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創新中心、首批入駐院士項目4個,帶動萬華化學、中車眉山等龍頭企業建成各類中試平臺50個,加快打造西部中試轉化基地。充分發揮平臺集聚人才作用,聯動全市重點企業常態化開展“才匯東坡高校行”“院士眉山行”“東坡人才周”等活動,有計劃、集約式引進主導產業研發人才6200余名。探索“政招企用”引才模式,對部分急需緊缺人才通過“帶編入企、專編專用”一人一策引進,暢通事業單位到企業人才流動通道。
深化產教融合,定向培育技能人才。加強政府、高校、企業三方供需對接、交流合作,整合成都都市圈高校資源、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和有關行業協會組建產教融合聯盟,推動眉山高新區、11所高校、55家企業聯合組建市域產教聯合體,以“校中廠、廠中校”方式推動企校共建實訓基地,建成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智能制造、醫藥健康4個產業學院。建立以產業發展為牽引的高校學科專業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指導高校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引導在眉院校適應企業需求新開設精細化工技術、工業節能技術等15個專業,推動龍頭企業“點對點”、中小微企業“抱團式”與職業院校簽訂41個訂單班,“訂單式”培育輸送主導產業技能人才2.1萬人,帶動技能培訓4萬余人次。
加強政策供給,鼓勵人才積極作為。充分發揮人才第一資源作用,出臺“1+3”產業人才獎補激勵辦法、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實施方案等政策。支持企業領軍人才牽頭申報四川省科技計劃“揭榜掛帥”項目、數量居全省第2。探索“企業出卷+人才答卷+市場評價”科技攻關方式,實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和高級職稱評審權下放試點。舉辦金融支持企業創新發展政銀企對接會,推出“眉州質量貸”“稅電指數貸”等金融產品支持人才創新創業。開發眉山人才智慧服務平臺,集成提供教育醫療、交通出行、政務服務等9類21項差異化、精準化服務,實現人才政策“一網查詢”、人才需求“一口受理”、人才服務“一鍵隨享”。常態開展領導干部聯系服務專家人才活動,全年解決人才急難愁盼問題300余件。每年以市委、市政府名義表揚一批在科技創新驅動工作中成績突出的杰出人才,營造積極作為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