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四川省威遠縣“新農人”何方彬正在為周末的直播挑選貨品,本地應季鮮貨將通過網絡銷往全國各地。
近年來,威遠縣加強電商“新農人”培育,大力發展鄉村數字經濟,多措并舉推動電商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聚力賦能。全縣培育本土電商達人30余名,孵化電商主體20余個,今年以來實現農產品網絡零售額2億元,形成產業增效、鄉村增色的多贏格局。
“直播時語速可以放慢一點”“要注意表情和手勢管理”……近日,在威遠縣東聯鎮,觀看完當地電商主播鐘典銘的直播錄屏后,農村電商指導員何方彬給出指導和建議。
何方彬并非科班出身。2015年返鄉探親時,他發現村里5角錢一斤的竹筍在網上能賣幾元。恰逢當時威遠縣率先引入阿里巴巴農村淘寶,農村淘寶負責人說:“平臺既可以讓工業品下鄉,也可以讓農產品進城?!边@句話深深地打動了何方彬,他因此萌生了做電商的想法。
說干就干!何方彬回到家鄉龍會鎮壩上村,成為首批“村小二”,專職幫村民“代購”貨物。
時間久了,何方彬并不滿足于僅僅提供“代購”服務。他了解到,村民想把竹筍、紅薯、耙耙柑等土特產賣出去,進城擺攤售賣雖然能賺錢,但成本高、耗費精力。為此,何方彬四處奔走,深入田間地頭,與農戶溝通合作,2016年5月,他創立“何老農”助農聯盟品牌,開啟農產品代賣之路。
2024年11月,威遠縣商務和經濟合作局在全縣范圍內選拔本土農村電商能人,組建威遠縣農村電商指導員、農村電商主播人才隊伍。經過村推薦、鎮審核、縣選拔,何方彬、李良等10名電商“新農人”成為威遠縣首批農村電商指導員(農村電商主播)。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成為農村電商指導員后,何方彬多次前往全省各地講授“電商助力農村產業發展”“短視頻的剪輯”“如何做直播”等課程,帶動、培養10余名優秀主播,帶動各地電商直播迅速發展。
全縣以農村電商指導員(農村電商主播)人才隊伍建設試點為契機,舉辦了“直播帶貨”“農村電商”等專題培訓,培育山王鎮白龍村黃寧、嚴陵鎮馬道村余叢美等直播帶貨“鄉村網紅”,促進網售臍橙、雞蛋等農特產品1萬公斤,幫助農戶增收10%以上。
為了推動農村電商轉型,實現從零星個體嘗試到全縣系統化推進,2024年起,威遠縣通過系統性舉措推動全縣“新農人”集體“觸網”,形成規?;l展態勢,越來越多的“何方彬”成為直播達人。威遠縣成立電商行業黨委和縣域電商協會,強化組織保障;建成3700平方米縣級電商服務中心,打造縣、鎮、村三級物流網絡,完善服務體系;開展實操培訓78場(次),培訓人員3600余人次,培育本土網絡達人30余名,孵化農產品電商主體20余個。與此同時,深入實施“一村六員一主播”工程,推進農村電商人才體系建設,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數字動能。
5月,在威遠縣舉辦的“新農人”主播助農公益直播活動中,7名歷練出來的“新農人”主播精彩亮相,通過多元化直播形式全面推介縣域特色資源,還將直播間搬進山王鎮、新店鎮等7個鎮的實景場地,同步開展“農產品+文旅”融合直播,通過鏡頭帶領觀眾深度體驗當地特色民宿、欣賞穹窿地貌獨特風光、感受非遺魅力,實現了“帶貨”與“帶景”的雙重效果。
從何方彬等人自發嘗試“代購”農產品起步,逐步躍升為系統性培育“新農人”、打造農村電商指導員隊伍的全域轉型,在威遠,一根網線串聯起農村電商蝶變之路,有力推動了農村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