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产精品综合,夜夜亚洲天天久久,欧美动物xxx

網站訪問人數: 157822383

以人才振興促鄉村振興的綿竹實踐

www.shaojike.com (2020-12-23) 來源:德陽綿竹市委組織部

“大棚草莓種植一定要注重病蟲害防治,要嚴格控制化肥使用量和使用時間,尤其在天氣嚴寒時,一定要給大棚覆好膜,增加大棚溫度;天氣高溫高濕時,則要注意加強溝渠疏通,以免地面漬水……”說起科學種植草莓的要領,九龍鎮清泉村種植戶杜桂蓉如今已儼然行家里手。而兩年前的她,卻完全不知道種植草莓竟也有如此多的講究。杜桂蓉草莓種植觀念的轉變,與近年來綿竹市高度重視鄉土人才培養不無關系。

鄉村振興離不開土生土長的本土人才,也離不開從四面八方回歸的返鄉人才。近年來,為了有效助推鄉村全面振興,綿竹市委組織部聚焦人才振興,巧抓關鍵、嚴抓基礎,牽頭在高端人才引進、涉農人才培養、培訓基地打造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如今,綿竹已涌現出一批引領年畫文創事業發展的年畫傳承技能人才、帶動農業產業發展的優秀新型職業農民代表等現代化農業人才。活躍于綿竹鄉村一線的各類人才正積極揮灑汗水、傳播科技,用勤勞和實干激活鄉村的個體細胞,奮力推動綿竹鄉村發展……

開辦大學育農人促農民素質提升

群山環抱中,暖陽照射下,位于綿竹市九龍鎮的四川鄉村振興農民大學教學樓更加亮眼;樓身中部懸掛的“永久不停課、永遠在實踐、永續在探索”幾個字愈發醒目。一批學員剛剛完成培訓課程結業離開,青山綠水掩映下,這所特殊的大學正等待著它的下一批學員到來。

作為全省首家鄉村振興農民大學,四川鄉村振興農民大學立足涉農人才培訓,服務全省“三農”發展大局,以打造全省鄉村振興農民培訓實訓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為目標,旨在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農民人才,建設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干部人才隊伍。學校遵循“黨政領導講政策、專家教授講理論、基層干部講經驗、典型人才講做法”的辦學方式,圍繞五大振興,以綿竹市高效農業示范園作為實訓基地,堅持“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助農民銷、實現農民富”的原則,著力打造“1個本部+10個特色規模實訓基地+100個教學示范片+1000個教學點”的教學體系,源源不竭培養“三農”人才。“自2018年6月12日掛牌成立以來,兩年半的時間,學校已先后舉辦各類培訓班75期,培訓基層干部、職業農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負責人等8000余人次。”鄉村振興農民大學負責人、綿竹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鐘智說。

如今,農民大學已成為鄉村人才振興的“加速器”,成為農業產業發展的“助推器”。

分層分類嚴培訓促農業產業振興

“我一有空就會翻翻這些書,它們對我的工作實際有著很好的指導作用。”孝德鎮華翔家庭農場負責人俞華指著書架上《高素質農民手冊》《家庭農場經營管理》等書籍說。自參加2020年高素質農民培育鄉村獸醫技術培訓工作后,俞華已經切身體會到培訓工作對自己生產實際的極大幫助作用。

延續慣例,今年9月-10月,綿竹市農業農村局分批組織綿竹農業種養殖領域近300名鄉村獸醫技術、糧油種植技術等專業技術人士參加有針對性的培訓,邀請相關領域專家突出“10+3”現代農業產業總方向,聚焦服務扶貧產業發展,立足農民理念知識技能需求,從動物疫病防控技術探討、重大動物疫病采樣監測技術、常見豬病防控、人畜共患病防控技術策略;水稻綠色輕簡高效生產技術的研究進展、如何提高小麥規模化生產效益、互聯網時代農產品上行策略及渠道、四川優質稻產業現狀與思考等諸多角度為廣大農民進行講解授課。同時,組織廣大農民走出去,前往渝西蔬菜研發中心、蘿卜產業基地、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瀘縣基地、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園學習取經,加快培養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和發展我市現代農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按照‘科教興農、人才強農、高素質農民固農’的戰略要求,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職業化為目標,以提高農民、扶持農民、富裕農民為方向,著力構建教育培訓、認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的高素質農民分層分類培育制度體系。”據培訓機構四川省廣播電視學校綿竹市分校負責人介紹,如今,廣大學員經常方便地通過“種糧大戶交流群”等線上交流平臺,與各領域專家開展信息互動、遠程指導、技術分析、跟蹤服務等,共促農業產業振興發展。

特色年畫特色繪促農村文化承襲

“忙時拿鋤頭,閑時拿筆頭。”在綿竹年畫發源地孝德鎮年畫村,不少農民都是年畫技藝傳承大師。

鄉遇畫里文創社區是綿竹市年畫文化的集中體現點。景點成功打造后,年畫村黨支部著力加強黨建引領景區發展,積極探索建立“黨支部+協會+黨員+群眾”的引領模式,以“承襲大師遺風+文創企業運作+鄉土人才參與”的模式開展本土人才培育,注重對鄉土人才的年畫技能傳習,以“年畫藝人工作室”“黨員藝人孵化室”及“年畫微黨校”“年畫夜校”“年畫講堂”等活動為載體,實施“雙向培養”,將農人們召集起來,“忙時拿鋤頭、閑時拿筆頭”制作年畫周邊產品。

目前,年畫村已匯聚了國家級、省級非遺傳承人6人,年畫藝人30余人,各類年畫產業經營組織40余家,從業人員400余人,年畫作坊20家。以年畫文化為精髓、突出藝術文創和農旅融合,一幅規劃科學、治理有序、生態振興的美好畫卷已然在年畫村的廣闊大地繪就。鄉村振興在年畫人才的培養與傳承中,不斷釋放出醉人的文化韻味。

“雙授”示范強保障促農村全面振興。

4月23日,在綿竹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創建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先進縣誓師大會上,綿竹市委授予紫巖街道蔚泉村等20個示范村為“先進組織堡壘”和“美麗鄉村旗幟”雙榮譽,并配套“雙授”補助資金,用于基層陣地和人才培養等,極大地激發了基層干部群眾投身鄉村振興建設的熱情。

近年來,為全面貫徹中央、省委以及德陽市委實施鄉村振興重大戰略決策部署,綿竹市緊緊圍繞“三高三地”的目標定位,創新推出“一評雙授”十條在全市推廣,走出加快實施鄉村振興的“綿竹路徑”,有效提升了基層黨組織引領發展、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

業由人興。接下來,綿竹市仍將不遺余力地創新舉措,優化各類人才服務保障機制,營造良好的引才育才留才環境,助力年畫傳承技能人才、新型職業農民等各類農業技術人才不斷成長并持續發力,助推綿竹鄉村振興不斷提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姚市| 吉木萨尔县| 青川县| 秦皇岛市| 攀枝花市| 张掖市| 广州市| 开阳县| 榆树市| 延边| 惠州市| 林口县| 三原县| 江山市| 保定市| 平顺县| 栾川县| 长顺县| 土默特左旗| 且末县| 南汇区| 武平县| 都江堰市| 达孜县| 民和| 大名县| 拜泉县| 扬中市| 柘荣县| 白城市| 顺昌县| 原平市| 嘉义县| 托克逊县| 山丹县| 峨眉山市| 广州市| 汉沽区| 彝良县| 江川县| 扎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