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武勝縣圍繞建設“經濟強縣”和“宜人武勝”兩大目標,著力打造人才先鋒隊,在“引、育、用、留”四個環節下足功夫,做到“四個堅持”,點燃高質量發展“人才引擎”。
堅持“高端”與“基礎”兼顧,海納百川引人才。一是新引進碩士27名,同比增長29%,建成專家院士工作站4所,進站專家人才30余名,大力充實高層次人才隊伍;二是新招錄公務員70名,招錄事業人員270名,招聘企業人才787名,深入實施“雁歸工程”,留住優秀農民工2300余名,引導33名農民工返鄉創業,各類人才數量持續增長;三是精選220余名業務骨干組建武勝縣基層治理人才隊伍,聚力打造“保姆醫療”“智能城管”“雙城聯動”等武勝招牌,治理成效初顯,居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堅持“理論”與“實踐”結合,精準發力育人才。一是選派105名人才參加與北京大學合作舉辦的武勝縣高質量發展和高效能治理培訓班,舉辦全縣高層次人才國情省情市情縣情研修班,全面提升人才理論水平;二是吸納7名民主黨派中青年骨干到武勝掛職,選派54名黨政人才到項目、產業主戰場及上級重點部門淬煉提能,開闊人才眼界;三是積極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與重慶潼南區、重慶合川區、重慶北碚區達成合作框架協議,每年至少互派10名干部人才到對方重點部門交流掛職,推動人才一體化發展,拓寬人才交流渠道。
堅持“內力”與“外力”互補,注重實效用人才。一是優化院企合作,武勝火鍋產業園與四川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深入合作,構建“研發在異地、生產在武勝”的人才協同發展模式,年產值突破100億;二是深化院地合作,與四川省蠶研所合作建成蠶桑專家大院,入駐專家21名,轉化科技成果5項,桑產值提升至6000元/畝;三是強化校企合作,武勝得豐電氣與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建立創新實踐基地,每年100余名專業技術人才進入基地開展技術攻關實踐。
堅持“管理”與“服務”并重,用心用情留人才。一是出臺《武勝縣引進優秀高校應屆畢業生到中小學工作實施辦法(試行)》及《貫徹落實〈四川省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流動十條措施〉的實施方案》,建立健全重才留才機制;二是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以“六個一”活動為抓手,選樹了包括“人民滿意的公務員”趙忠同志在內的30余名先進典型,發表宣傳信息50余篇,營造尊才敬才氛圍;三是建立“武勝縣人才開發工作專項基金”,縣財政全年投入人才工作經費1000萬,向上爭取人才激勵經費200余萬元,用于人才引進、培養、表彰優秀人才等,構建愛才惜才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