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江區聚焦特色鄉村建設,堅持“四個注重”,建好育好“四支隊伍”,培育孵化一批業務精、技能強、素質高的鄉村人才,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撐。
注重優勝劣汰,培育一支鄉村后備隊伍。堅持組織引領,通過采取組織推薦、群眾推薦、個人自薦“三薦”模式,號召各類本土人才參與遴選,通過“理論考試、面試考評、座談考察”形式選出苗子,依托“崗前培訓,幫帶學習、下村實踐”方式提升村干部能力。今年以來,遴選的10名村級黨組織書記后備干部已全部上崗,并帶動鄉鎮遴選后備干部43名,初步建立了一支政治素質強、黨建業務強、帶富能力強的“三強書記”隊伍。
注重技術提升,培育一支職業農民隊伍。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制度,探索“服務規模化+農民組織化”運行模式,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競選農聯社員代表、理事會等職務,培育劉復東等一批職業農民帶頭人。成立“羅江區職業農民學院”,依托去年建立的15個實踐教學基地,通過“線上+線下”“現場+課堂”的有機結合,累計培訓500余名職業農民,實現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工作的經常化。注重借智借力,利用省專家服務團走進德陽活動為契機,邀請四川農業大學鄧群仙教授等專家深入鄉村一線開展技術服務,簽訂幫扶協議4個,76名水果蔬菜種植戶參訓,幫助解決技術難題20余個,有效帶動技能提升。
注重幫帶有效,培育一支本土能人隊伍。建立區級農村實用技術專家團,評選40名工匠、鄉賢、名醫、名師,組建10個“名師工作室”,通過名師“手把手”精準輔導,徒弟“互動式”跟蹤學習,以名師幫帶為抓手,專門設定1-2名“技術工匠、非遺傳承、鄉土文化”方面名師,注重培育“領軍型”“帶頭人”鄉村人才。截至6月,全區新增技能人才157人,培育首席技師、技術能手61人,輻射培訓幫帶482人。
注重領頭致富,培育一支返鄉創業隊伍。依托“互聯網+”,在城南工業園區和經開區建立建設集清洗整理、篩選分級、儲藏保鮮、冷鏈物理等功能于一體的初加工設施設備5座,引導農民工等群體返鄉創辦青花椒、優質梨、糧油等特色產業農產品加工企業,建成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倉配中心、集散中心。同時,精準定向聯系,向羅江籍在外務工人員推送創業政策、就業崗位等信息,目前共回引扶持項目13個,帶動就業264人,兌現創業補貼32萬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0萬元,創業“領頭雁”隊伍逐步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