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功業,人才為本。近年來,劍閣縣相繼出臺《引進高層次和緊缺人才暫行辦法》《關于進一步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意見》《關于鼓勵引導專業技術人才向基層流動的八條措施》等,不斷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僅去年就引回高校畢業生302名。但也發現人才“來的多、走的快”問題,需進一步關注解決。
一是“借調熱”管住人才難。因推進重大項目、重點工作需要學歷較高、能吃苦、有干勁、能力突出的年輕干部,涉及的省、市、縣級部門往往會從基層借調優秀人才。基層干部也樂意到交通便利、經濟發展較好、距離中心城鎮較近的單位工作。面對上級部門和優秀干部的“你情我愿”,基層也只好“忍痛割愛”,派出人才去鍛煉,久而久之,借調人員越來越多。據統計,2018年全縣各級部門借出干部200人次,涉及單位72個。其中,市縣借調192人次,僅鄉鎮(機關、學校、醫院)就達189人次。
二是“遴選熱”留住人才難。隨著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工作的加快推進,各地干部需求量加大,招考人數多,導致競爭更為激烈,這樣選出來的干部大多綜合素質較強。以公務員為例,去年全縣招考公務員95人,報名人數就超過3000人。新招考的人才到達一線后,心理落差較大,再加上基層任務重,單位領導疏于管理,這些干部在橫向比較周邊地區的工作情況后,就會通過遴選調到更好的地方。據查,近三年全縣從外縣調入各類干部73人,卻調出縣外各類干部248人,“入不敷出”情況明顯。
三是“回引熱”守住人才難。隨著人才競爭日趨激烈,各地都在大力回引優秀干部,后勤保障、福利待遇等成為了守住人才的“硬杠杠”,像劍閣這樣的欠發達地區,人才競爭中劣勢明顯。加上外地干部離家較遠,回家不容易,“外地人才”普遍存在被家鄉回引的心理。據查,近三年全縣調出的干部中,外地干部“被回引”179人,約占流失干部總數的72%,還有部分干部礙于服務期限未能“被回引”。建議:規范干部借調程序,保障基層隊伍穩定。落實關愛措施,提升基層干部待遇。人才政策向欠發達地區傾斜,縮小地區間差異。暢通渠道回引優秀干部,同時加大對“外地”干部關心培養,增強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