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縣是勞務輸出大縣,常年外出務工的青壯年比例超過40%。為解決鄉村振興中的人才困境,岳池縣創新“縣引村用、崗編分離”模式為鄉村振興一線引才,計劃三年面向社會公開引進150名專業人才到村工作,探索出了一條筑牢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人才支撐的新路子。2018年,啟動首批“引才入村”計劃,發布招聘崗位50個,報名人數達518名,經選拔聘用46名,涵蓋農林牧漁、經濟金融、文化旅游、水利水電、建筑規劃、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電子商務7大類,變“引才不得”為“人才自來”。
一、主要做法
由縣級層面整合并統籌鄉鎮空閑事業編制,面向社會公開考聘鄉村急需緊缺專業人才。聘用人才的編制單列管理、統籌使用,崗位分配到村,統籌安排到“四類村”工作:黨員人才到軟弱渙散村,主要負責協助支部抓實黨建工作,并通過政策宣講、感恩教育、優化便民服務、辦好廣安新時代講習所等,提升村黨組織凝聚力;經濟人才到鄉村振興重點示范村和產業重點村,主要負責幫助所在村規劃產業發展、培育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培育“電商”實體等,幫助打通農產品銷售渠道,實現集體增收和農民致富;基建人才到深度貧困村,主要負責幫助所在村開展對標建設,規劃房屋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協助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打造幸福美麗新村;旅游人才到農旅特色村,主要負責幫助所在村規劃農旅結合產業、挖掘文化內涵、提升農旅特色,做強農旅結合文章,整體提升全縣農家文化旅游園區專業化水平。
出臺《鄉村振興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引進和管理辦法》,實行在村頂崗半年試用和季度考評,在村工作5年后根據工作需要可到相應事業單位工作。對工作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引進人才,優先晉升職稱等級,并可按程序選拔到鄉鎮領導崗位。
二、主要問題
(一)可統籌編制數有限。現行編制管理要求崗編一體,編制核定到具體單位、崗位,基層人少事多,普遍編制緊張,能夠統籌整合的鄉鎮空閑事業編制有限。此次計劃用于未來三年公開招引的150名事業編制,已占到全縣鄉鎮事業編制總量的11%。
(二)待遇吸引力不足。目前,招引人才待遇前半年試用期參照人才派遣標準,專科生每月2800元、本科生每月3600元,入編后執行新聘事業人員標準,年收入約5萬元。由于到村工作條件差、待遇市場競爭力不足等原因,對行業內的優秀人才特別是具有較強專業技術能力和管理經營能力的人才吸引力不足。首批選聘的43名鄉村振興人才中,專業集中于農林牧漁,具有經濟、金融專業背景的較少,無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人員。
(三)面臨合同糾紛風險。如引進人才在頂崗試用半年期內表現不符合正式聘用條件,出現人崗不適、履職能力差等問題不能正式簽訂事業人員聘用合同的情況,可能會導致勞動合同糾紛。
三、相關建議
(一)擴大試點范圍。建議編制部門擴大試點范圍,在省市級核定一定比例的編制開展崗編適度分離試點,將編制和人事關系留在省市,工作下到基層,推動實用人才特別是經營管理類人才向基層和一線流動,補齊基層人才短板。
(二)完善激勵政策。建議省級層面出臺鄉村振興人才激勵政策,在崗位聘任、身份職級等方面加強政策配套,如對崗編適度分離到村工作人員的職稱評定,打破單位界限,在統一管理的編制和人員總量內統籌考慮、擇優評定,激發人員干事創業熱情。
(三)拓寬選人視野。參照聘用制公務員模式,試點設立鄉村振興人才專員,專職負責特色產業培育、鄉村旅游開發、新農村規劃建設等工作,并按照待遇從優、有效激勵原則實行協議工資制,人員不納入編制管理,增強基層崗位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