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新龍縣先后采取多項措施,加強對全縣人才工作的統籌管理,扎實推進人才資源的全面管理,初步構建了新龍人才引育用管服政策保障體系。
強化按需引才。探索引才制度,把準人才發展“需求性”,按需引才聚智。一是剛性引進縣域發展的農牧、旅游、教育、衛生等行業的專業技術人才271名,提高人才質量、優化人才結構。二是柔性引進水平高、能力強、專業精的五批次援藏干部人才146名到新龍援藏,通過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積極推動新龍發展。
優化激勵機制。出臺《關于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干部職工積極性的意見(試行)》《關于調整縣級領導干部聯系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人才的通知》等文件。設立100萬元“新龍縣人才發展專項基金”、20萬元“特殊貢獻專項獎勵基金”、50萬元“碩博人才進甘孜行動”專項資金等。落實縣級領導“一對二”聯系副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制度,及時兌現人才獎勵金。試點優秀人才和關鍵崗位的分配政策,解決人才的后顧之憂,讓人才安心立業。
強化多元培訓。一是鼓勵人才繼續深造,針對性地開展各類人才教育培訓,著力解決干部本領恐慌的問題。以多元化、多領域、多層次的培訓為著力點,開展脫貧攻堅能力提升、黨務干部、優秀年輕干部人才遞進培養、文秘班、財務班、電子商務等精準培訓班105場次3898人次;對深造完成的人才給予相應補貼或獎勵,并在晉升發展上向人才傾斜。二是利用優勢資源,搭建人才發展平臺。借助“科技扶貧萬里行”活動,借智宜賓對口幫扶援藏干部人才的“思路新,業務強、技術精”等優勢,通過“傳幫帶”“星期五講堂”“智力幫扶講壇”等形式,帶動人才隊伍整體提質,造就一支“永遠不走的精品隊伍”。三是大力實施本地干部能力素質提升工程。利用各類教育教學資源,統籌師資資源,邀請內地專家,開展針對性的培訓,讓干部人才提能增智,讓農牧民群眾收獲“致富經”,有力保障全縣發展的智力需求。
搭建成長平臺。一是按照人才振興工程要求,按質按量完成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培訓任務。二是遴選優秀年輕干部人才作為遞進培養對象,提升年輕干部人才的全局把控能力。三是通過掛職培養、進修鍛煉等方式,分批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后備力量到內地發達地區培養培訓、拓寬眼界、增強才干。四是通過互派掛職多崗位實踐鍛煉,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村(社區)任第一書記等方式,有效促進優秀年輕干部盡快成長成熟。
強化惜才關愛。一是優化人才生活環境。對食堂、周轉房以及區鄉鎮澡堂規范化建設,改善生活環境。二是強化“工會、團委、婦聯”等群團組織的作用發揮,開展交友聯誼活動,幫助解決年輕人才的社交、婚姻家庭等問題。三是強化體檢、休假等制度執行落實等。
加強宣傳報道。通過電視廣播、公眾號等網絡媒體,宣傳重點人才工作和典型人才事跡等,積極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社會氛圍,讓干部人才體會自豪感、成就感,使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勢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