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徐莉莎)達州市通川區近日出臺了《通川區人才激勵辦法(試行)》,在聚才引智、榮譽獎金、創新創業、平臺建設、服務基層、在職培育、人才服務等七個方面提出了28條突破力度大、競爭力強、含金量高的激勵政策。
《辦法》將優秀人才的范圍明確為六大類,除兩院院士、國家科學獎獲得者、長江學者,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省特級教師、省級名師,達州市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市級教學名師、達州市名中醫外,還把對產業發展急需、社會貢獻較大、現行標準難以界定的“平臺領(創)辦人”“專才”“偏才”等一并納入。
這些人才將統統被納入“通川優秀人才庫”,通川區委組織部副部長杜泓達說,人才庫將嚴格實行準入退出,實行動態管理,每年集中發布一次人才出入庫情況。
一直以來,通川區緊缺人才缺口大與編制少的矛盾突出,為解決人才引不進問題,通川區在政策上“給足了誠意”。《辦法》明確,通過社會購買服務的方式引進急需緊缺專業本科生。通過區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每年發布《急需緊缺人才專業目錄》,確定緊缺專業范圍,招聘時可不進行筆試直接面試,工資、績效、年終獎及其他福利待遇與同級別編制內正式職工完全一致,另給予每年4000元薪酬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