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把成果留在千萬家
——2018年科技扶貧萬里行活動啟動 74個專家服務團400余名專家奔赴深度貧困縣開展對口幫扶工作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實施深度貧困縣人才振興工程的要求部署,3月26日上午,作為人才援助工程重要抓手的“科技扶貧萬里行”活動啟動儀式在成都舉行。省委組織部副部長陳冠松出席并講話,農業廳副廳長楊朝波主持儀式。
冠松同志在講話中指出,開展深度貧困縣科技扶貧萬里行活動,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實施深度貧困縣人才振興工程的重要抓手。要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高度,從深度貧困縣發展產業、增強自身造血能力的迫切需要,從培養本地人才、實現可持續脫貧的長遠考量,來認識科技扶貧萬里行的意義;要圍繞發展壯大產業獻智獻策、圍繞強化科技支撐履職盡責、圍繞培育本土人才主動作為,切實推進活動見實效出成果。冠松同志要求省直有關部門和專家所在單位加強組織領導,各市(州)、深度貧困縣加強統籌保障,有關專家和工作人員加強作風建設,共同把科技扶貧萬里行活動開展好、推進好。
啟動儀式上,冠松同志向專家代表、省農科院土肥所副所長黃忠乾授旗,楊朝波同志通報了活動背景及有關籌備情況,全體首席專家簽訂了專家服務團工作目標責任書。四川農業大學教授呂秀蘭,昭覺縣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果基木沙分別代表專家和受援縣發言。
科技扶貧萬里行活動旨在采取“人才+團隊+項目”的方式,從今年起至2020年,每年選派1000人次以上專家赴深度貧困縣開展援助,以人才智力幫扶促進45個深度貧困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經過“四上四下”反復摸查核實,并綜合考慮三州一市自然條件、產業布局、發展基礎等因素,2018年度統籌篩選了20余個產業為對口幫扶產業。啟動儀式后,水果、食用菌、生豬、肉牛等10個專家服務團,即奔赴昭覺、馬邊、汶川、瀘定等12個深度貧困縣開展對口幫扶工作。
年內赴全省45個深度貧困縣開展工作的74個專家服務團全體首席專家、部分專家成員及工作人員,省委組織部、教育廳、科技廳、財政廳、人社廳、農業廳、林業廳等部門有關負責同志,部分專家所在單位負責同志,樂山市、阿壩州、甘孜州、涼山州黨委組織部負責同志和部分受援深度貧困縣負責同志等共約160人參加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