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縣建立三項機制推進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
隆昌縣圍繞農村經濟社會建設需要,探索建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評價、激勵機制,推進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是建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機制。制定出臺《隆昌縣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作的意見》,把村干部、農民技術員、返鄉農名工和農村能工巧匠列為重點培養對象。充分利用縣鄉村戶“四位一體”農民黨員科技培訓網絡和“陽光工程”等開展培訓,圍繞市場需求加強種養殖、電腦、車工等熱門技術培訓。并注重將“課堂”前移,結合我縣農村產業發展特點,采取現場觀摩、座談討論等形式進行培訓。今年以來,共舉行各類培訓活動98場次,累計培訓2.8萬余人次。
二是建立農村實用人才評價機制。制定出臺《隆昌縣農村實用人才分類評價管理辦法》,探索建立以業績為主要依據的農村實用人才評價指標體系,將我縣農村實用人才按照專業特長、從事行業、發展業績等情況錄入信息庫,做到“村有名冊、鎮有臺帳、縣有信息庫”。開展農村實用人才農村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工作,頒發農民技術資格證書。截至目前,全縣共對658名農村實用人才進行了認定,頒發各類證書400余本。
三是建立農村實用人才激勵機制。建立健全農村實用人才的表彰獎勵體系。定期開展“農村優秀實用人才”、“農村致富帶頭人”等創評活動,激勵他們成長。制定農民創業優惠政策,對創業的農村實用人才在工商登記、資金借貸、新技術推廣和信息服務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強化政治激勵,每年對進入農村實用人才庫的人才按照工作的數量、質量、效果及所反映的技術水平、管理能力和貢獻大小進行考核,并將其分為優秀、較好、一般三個等次,以此作為推薦村兩委成員培養對象等方面的重要依據。目前,共表彰優秀農村實用人才56名。已幫助協調資金48.2萬元,有效激發了農村實用人才干事創業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