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縣創新機制促進引才聚才
高縣始終把“人才”作為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第一資源”,創新機制,讓優秀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近日,高縣舉行首期人才公寓入住儀式,宜賓市委人才辦副主任王中冰出席儀式并講話,高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宣讀入住公寓人才名單,高縣縣委常委、副縣長李宏斌主持儀式,王中冰、李宏斌、江仁朝為入住人才代表發放“鑰匙”。
開辟綠色通道,讓優秀人才“引得來”。一是機制上創新突破。單獨核定一定數量的編制,專門用于引進人才。對于全縣急需的緊缺人才,不受單位性質、領導職數、人員編制的限制。二是方式上靈活多樣。結合現有人才結構,突出城建、環保、水利、交通等重點行業,采取公開招考(招聘)、走進大學校園引才、接洽引進等方式,引進大批緊缺急需人才。三是待遇上厚愛三分。按照引進人才的不同層次,給予不同的安家補助、津貼獎勵、隨調配偶子女等方面的待遇,最大限度地解決引進人才的后顧之憂。通過全市統籌公選到高縣工作的碩士研究生,直接解決公務員身份,明確安排為副科級崗位,一次性發放安家補助3萬元,每月享受200元的“優秀人才崗位津貼”。今年已引進碩士研究生和黨政干部后備人才12名,教育、衛生等各類緊缺人才218名。
建設人才公寓,讓優秀人才“留得住”。一是統籌資源。高縣決定把位于縣城中心城區,環境優美,新建的整棟共24套公共租賃房劃作“高縣首期人才公寓”。二是簡裝精配。縣財政出資40余萬元進行整體裝修,配備了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空調、淋浴器等生活必需品,引進人才可以直接“拎包入住”。同時,高縣還將樓頂400余平方米的閑置場地裝修為閱覽室、健身房,把人才公寓真正建成“溫馨家園”。三是科學管理。制訂《高縣人才公寓管理辦法(試行)》,按照“公開公平、輪候補租、契約管理、只租不售”的原則,由引進人才提出申請,縣人才辦審核認定,科學實施租賃和管理。目前,首期人才公寓已有近20人入住,每月房租最高的104元,最低的46元,大大減輕了引進人才的經濟負擔,也解決了引進人才居家的后顧之憂。同時第二期人才公寓建設正在積極推進。
創新體制機制,讓優秀人才“用得好”。一是“結對子”幫助成長。建立縣級領導結對聯系1-2名引進優秀人才制度,充分發揮縣領導的領導能力和工作經驗優勢,為引進人才思想上把握方向、工作上教給方法、生活上提供幫助。二是“壓擔子”錘煉能力。根據引進人才的性格特點和專業優勢,因才設崗、人崗相適、放手使用,把引進人才主要安排到重點項目建設、征地拆遷等急、難、險、重的崗位上,著力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和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三是“壯膽子”營造氛圍。以開展“敢于擔當、敢于碰硬、敢于創新”大討論活動為契機,在全縣上下營造“鼓勵創新、支持探索、善待失敗”創業氛圍。目前,高縣已有14名引進人才成長為重要崗位科級領導干部,其他人才已納入科級領導干部后備人選進行分類培養、重點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