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己為鄉鄰
——省農村優秀人才、市科技拔尖人才張斌抗震救災紀實
一個世代生活在山區的農民,擁有四川省農村優秀人才、四川省優秀農村人才示范崗、廣元市第六屆科技拔尖人才等殊榮。
一個醉心于滿園梨樹的雪梨大王,在特大地震中,舍小家為大家,帶著鄉親們一起自助自救。
他就是共產黨員張斌,蒼溪縣運山鎮文廟村十二組農民,蒼溪梨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
第一反應:心里只有鄉親的安危
“不好,地震!”災難突襲而來時,正在家中的張斌大吼著沖到院壩里。“這時正睡午眠,鄉鄰們曉得不?”還未站定,張斌又立即轉身進屋通過廣播大聲高呼:“地震了,地震了,大家快往外跑!”妻子在院子里大喊:“你不要命了,快出來。”可“地震了,地震了,大家快往外跑!”的聲音在山谷中回響不絕。
大地還在顫抖,張斌又急忙沖出門外招呼群眾:“遠離房屋,遠離電桿,快向公路上跑……”他不停地撥打支部成員的手機,可怎么也打不通。他再次沖進里屋,抓起座機瘋狂地撥打、呼喊:“快,趕緊疏散群眾,要保證每個村民的安全!”妻子在院子里眼睜睜地看著如雨的瓦片往下掉,她扯著嗓子吆喝:“快,快出來,你不要命了!”
十來分鐘后,一切漸漸歸于平靜。由于通知及時,疏散得當,全村沒有一位村民落下,沒有一個群眾受傷。張斌懸著的心才放下。
第一現場:馬不停蹄為鄉鄰“安家”
望著滿院的瓦礫,妻子欲哭無淚,但張斌心里想的更多的還是全村人的情況。
必須盡快掌握災情!張斌迅速召集支部委員和村組干部,成立了“抗震自救領導小組”,自任組長。他與小組成員一起逐戶走訪,看望受災群眾,查看農戶受災情況,落實專人記錄……直到下午5點才走訪完全村,共有7戶房屋倒塌,353家屋頂被掀翻,156戶樓房錯位……
沒有片刻休息,張斌與記錄人一起奔向運山鎮鎮政府,在第一時間報告了受災情況。接著,又馬不停蹄地回村安排布置大家搭建簡易帳蓬,一直忙到凌晨1點,才風風火火往家趕,還未到家門口,遠遠地就聽見妻子在喊:“你還知道回來?我在路邊等了你一晚上了!”張斌有些歉意,輕聲地對妻子說:“我們很快就能搭好的,今天已經搭了近百個帳篷,已經很有經驗了。”
勞累并沒有把這個堅強的漢子壓倒,帳篷里的張斌有一個念頭在腦中縈繞:“大災過后可能有大雨,必須盡快排危,組織搶險自救。”這一夜,他沒有睡意……
13日天剛亮,張斌就帶領黨員干部一起深入到農戶幫助群眾排危。村民向勇、王小兵等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老人和小孩。張斌爬上房頂,動手幫助他們翻蓋房屋。直到17日,天空飄起零星小雨時,他才回家翻蓋自己的房子。
第一時間:為鄉鄰建起“愛心苗圃”
張斌一邊組織群眾抗震自救,一邊組織干部群眾收看電視,了解汶川、北川、青川等重災地區的受災情況,號召大家不等不靠建設家園和恢復生產。
5月21日,運山鎮發出向重災地區伸出援助之手的倡議,張斌帶領黨員干部積極捐款捐物,自己帶頭給運山鎮文廟村、雙牌村蒼溪梨種植受災戶捐贈了價值近1000元的農藥,幫助他們搞好生產自救。在他的倡導之下,運山鎮蒼溪梨黨支部黨員紛紛捐款捐物奉獻愛心。張斌還決定在自己的果園里拿出5畝土地建設“愛心苗圃”,免費為重災戶提供優質梨苗,長期為他們作技術指導,幫助他們早日走上致富之路。
“地震無情人有情”。在特大災害襲來時,張斌同志以“事事以群眾為先、處處為群眾考慮”的精神,展示了一名農村優秀人才的時代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