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等地的各類優秀人才
以多種方式積極支援抗震救災
攀枝花市派出大量專業技術人才支援災區 地震后,攀枝花市先后派出醫療、預防、衛生監督、環境監測、建筑工程、交通運輸、救援等多支隊伍共計858人,分別前往江油、平武、安縣、大邑、理縣等重災地區,開展傷員救護、衛生防疫、房屋鑒定等工作。在抗震救災隊伍中,有醫療、預防、衛生監督、環境監測、建筑工程等專業技術人員173名,其中40人具有副高級以上技術職稱,5人是市級專家、學術技術帶頭人。
廣元市農業科技人才深入災區指導生產自救 特大地震給廣元市的農業造成了嚴重損失,全市農作物受災面積達119.25萬畝,直接經濟損失25.94億元。災害發生后,全市共有近800名農業科技人員深入抗震救災第一線,指導農業生產自救,特別是市科技拔尖人才等一批高層次人才,充分發揮專業技術優勢,指導搶收補種工作。目前,全市收獲小麥104萬畝、栽插水稻62萬畝、播栽玉米107萬畝;搶收桃、李、枇杷、櫻桃等伏季水果和茶葉13.5萬畝,補種中藥材等經濟作物2萬畝,改換移民庫區核桃0.1萬畝;大力推廣抗災減災、節本降耗、提質增效的生產技術,推廣面積達68萬畝以上,有力地服務了農業抗震救災。
眉山市發動企業界拔尖人才捐款捐物 目前,該市企業界拔尖人才共為災區捐款300多萬元,捐物折合人民幣100多萬元。市級拔尖人才、四川恒澤動力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陳志忠,先后三次向各級慈善總會捐款170多萬元。市拔尖人才、四川禾森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黃銳向市慈善會捐款50萬元。省農村優秀人才、市級拔尖人才、市水產漁業協會理事長、黨總支部書記陳水清,在協會遭受數百萬元損失的情況下,帶頭捐款10000元,主動到醫院慰問來自北川等地的重傷員,并先后三次組織協會會員捐款12300多元,捐贈價值5.1萬元的大米、食品和礦泉水。
雅安市雨城區全面動員各行業人才開展救災 區委連夜緊急抽調了30余名黨政領導干部,會同500余名民兵預備役人員奔赴什邡、綿竹,成為全省第一支在重災區開展救援工作的區縣救援隊;區交通部門派出6名工程技術骨干奔赴汶川架設鋼橋,并調集100輛貨車加快救災物資運輸;區衛生部門抽調12名技術骨干分赴綿竹等重災區,參與醫療救護工作;區文廣系統累計派出工程技術人員、記者1500余人次,緊急修復廣播電視傳輸干線65處150多公里,為社區居民防震聚集點架設電視信號塔20余處;區規劃和建設部門組織專業力量對因地震造成重大安全隱患的移民房屋、十里長街和南北旅游沿線的青瓦屋面進行排危處理,面積約8178平方米;區農業部門組織技術人員15批約80人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農業生產技術培訓,組織受災群眾生產自救;大興鎮天寶村一支由黨員、入黨積極分子自發組成的32人黨員志愿者救援隊,在北川城區廢墟下救出14名幸存者。
宜賓市翠屏區在優秀人才中開展“抗震救災援助行動” 區優秀人才示范崗、民營企業家、敘府茶葉公司董事長顏澤文以公司名義捐獻價值30萬的食品、藥品,并以個人名義捐款1萬余元。區優秀人才、民營企業家袁建華、袁賓捐款3萬元和價值6萬余元的藥品、食品。區衛生系統、教育系統的優秀人才紛紛解囊,共捐款7萬余元。地震當晚,由衛生系統組織的8名醫療衛生專家加入全市醫療救援分隊赴災區進行救援,隨后又派出5名衛生防疫人員參加消殺工作。區教育系統定點支援江油市教育系統,并超前做好支援災區災后重建工作方案。區管拔尖人才、教育局長黃耀學組織學校制定安置方案,確保每名疏散學生和返鄉學生都能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