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加快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切實推進人才強省
高技能人才是人才隊伍建設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推動技術創新和實現科技成果轉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來,四川省委、省政府站在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把高技能人才培養納入了人才強省戰略的總體部署,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斷推進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止2006年6月底,全省高技能人才總數達到56萬人。
一是高度重視高技能人才的培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由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實施統一領導,組織部、人事廳、勞動保障廳等部門建立相應的工作協調機制。根據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和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實際,提出了以提高勞動者就業能力、工作能力和職業轉換能力為目標,以緊缺技能型人才培養為重點,以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龍頭,帶動中初級技能人才梯次發展的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總體思路。2004年,啟動實施了“三年兩萬新技師培養帶動計劃”,目前已培訓新技師近3萬人,其中取得技師、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的1.8萬人。加快生產、服務一線急需技能人才特別是現代制造業、服務業緊缺高技能人才的培養,省勞動保障廳會同信息產業、教育、國資等部門啟動了軟件、機電等緊缺人才培養工程,開展機電、信息技術、汽車修理和服務類等緊缺技能人才培訓25萬人(次),其中取得高級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的6萬余人,推動了技能人才隊伍整體建設。
二是充分發揮職業院校和企業的作用。在技能型人才培養中,注重發揮各類職業院校,特別是高等職業院校、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在培養高技能人才中的基礎性作用,基本形成了靈活開放的高技能人才培養網絡。目前,全省有高等職業院校44所,高級技工學校和技師學院12所,在校生近25萬人。積極支持職業學校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十五”期間投入國債資金1億元,改善了54所職業學校的辦學條件,提高了院校培養高技能人才的能力。同時,通過開展創建學習型企業、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著力在企業中建立工學結合的職工教育培訓體系,面向在職職工開展普遍的、持續的文化教育和技術培訓,加快培養高級工和技師、高級技師。采取名師帶徒、脫產培訓、業余培訓以及技術交流、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方式,促進職工崗位成才。鼓勵企業逐步提高生產一線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實行優秀技能人才特殊獎勵政策和激勵辦法,促進了高技能人才成長。
三是優化高技能人才成長的社會環境。 為激發全省職工學技術、鉆業務、練技能的熱情,連續三年組織全省職工開展大規模的技術練兵、技術比武活動,對涌現出來的優秀高技能人才直接晉升職業資格。先后組織開展全省職工技能大賽、國有企業職工技能競賽、農民工技能大賽等省級技能競賽39次,對競賽的優勝者頒發了技師、高級技師資格證書。將高技能人才納入人才評選、表彰、獎勵范圍,省勞動保障、人事等有關部門聯合表彰了"四川省技術能手"300名,其中"四川省十大技術能手"100名。充分利用報刊、雜志、電視、電臺等新聞媒體,大力開展高技能人才宣傳活動,努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技能、尊重創造的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