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培訓推動大轉變
——四川省開展大規模人才工作培訓述評
“此次培訓體現出‘三個好’:主題落實好、內容形式好、組織安排好”。這是參加6月15日至17日在成都舉辦的全省高校、科研院所、職業學校人才工作培訓班的170多位與會人士的真切感受。
早在三個月前,于3月29日在宜賓舉辦的歷時5天的培訓班,便對來自全省21個市州的組織、人事、教育、科技、勞動、勞務開發、農業、企業工委等8個部門的200多名領導干部進行了培訓。
兩次培訓,均是今年省委組織部會同省級有關部門開展大規模人才工作培訓的計劃部署。其目的是在全省范圍內貫徹落實全國全省人才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把各級領導干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上來。“變過去單一的會議傳達為學習培訓方式,能較快幫助領導干部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一位與會的教育部門人士說。
高校、科研院所、職業學校是培養、聚集、開發人才的重要陣地。這三個領域的人才工作水平與質量,直接關系到人才強省戰略實施的效果。成都人才培訓班上,與會者通過專題講座、經驗介紹、現場參觀、小組討論等形式培訓后,認識和體會收獲頗豐。
——為加快發展高等教育,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廳研究制定了《關于鼓勵高等學校教學、科研人員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若干意見》等三個配套文件和教育系統加快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的實施意見,強調在觀念思路、管理體制、人事制度、激勵機制和人才環境建設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強調著力推進辦學體制、管理體制和教育教學“三項改革”,緊緊扭住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民辦教育“四個重點”,發展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
——科技人才隊伍數量不足,重大、有水平的科技成果缺乏,高層次人才匱乏,中青年專家學者成長緩慢等不足,反映出我省人才觀念落后、科技人才管理體制不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公正的科技評價體系尚未建立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約問題。培訓中,科技部門的同志認識到,樹立科學發展觀必須實現科技人才工作戰略思想重大轉變;針對經濟社會發展對科技人才的需求,優化科技人才培養的層次與結構;宏觀調控和市場調節相結合,實現科技人才資源配置優化和作用最大化。
目前,全省有中、初等職業學校750所,高職高專院校35所,成人高校31所;各類民辦學校及校點1.5萬個,民辦職業培訓機構848所,而職業教育和民辦教育的發展現狀仍滿足不了經濟社會發展對各類人才的培養需求。在宜賓的培訓班上,省委組織部一負責人指出,我省人才總量增長的任務非常艱巨。據介紹,目前,我省人才總量的增長速度5%左右,每年大約增加14萬人才,這與GDP增速相比缺口很大。當前,要樹立人才工作新理念,以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人才培訓十分重要,各地把人才開發工作擺上黨委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加強高層次人才建設。可喜的是,不少市州結合實際,提出了具創新性、操作性和針對性的人才工作新思路。遂寧市通過完善組織、政策、市場三大體系,突出“打造西部職業技術技能培訓基地、建設五個一工程、在85%以上的事業單位建立人員聘用制”三大重點;南充市提出選送各類人才500人分別到國內外高等院校學習深造、知名企業頂崗培訓、發達地區掛職鍛煉,分期培訓勞務輸出50萬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