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反映福建寧德堅持35年踐行“四下基層”促發展見實效的有關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中央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通知,要求把學習推廣“四下基層”作為第二批主題教育重要抓手。
源于寧德,興于福建,推向全國。“四下基層”是指“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這是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寧德工作期間大力倡導并身體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四下基層”蘊含了實事求是思想方法,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體現了真抓實干的責任擔當,成為中華大地廣大黨員干部的廣泛共識和自覺行動。廣大黨員干部要細心品讀“四下基層”的“至美內涵”,厚植為民情懷,踐行使命擔當,努力書寫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精彩華章。
品讀矢志為民的“真情之美”,在“腳下有泥”中辦好民生“關鍵事”。“四下基層”本質上是黨的群眾路線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密切聯系群眾、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生動體現,是黨員干部不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鮮明呈現。“四下基層”的重點在于“下”,一路走來,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田間地頭、工廠車間、千家萬戶,在深入基層一線中了解掌握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助推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奮進新征程,黨員干部要堅定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邁開步子,俯下身來,帶著情感與責任深入基層,在與人民群眾面對面“話家常”中深入掌握其真實情況,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想方設法為人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認真研究解決就業、教育、醫療、社保、住房、養老等方面的疑難雜癥,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品讀直面問題的“豁達之美”,在“心中有底”中解決群眾“煩心事”。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學習踐行“四下基層”優良傳統,便要求黨員干部敢于直面問題所在,收集掌握生動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及時發現解決基層一線的矛盾問題,著力剖析根源、厘清思路、科學決策,對群眾訴求做出快速響應。“為官避事平生恥。”黨員干部要消除畏難情緒,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把問題找實、把根源深挖、把群眾期待摸準。傳承弘揚“現場辦公下基層”,關鍵是要敢于直面問題,勇于擔當作為,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的放矢進行解決,讓黨員干部既在“機關會場”又在“基層現場”,推動解決發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層所盼、民心所向問題。同時,要具有辯證思維,將問題看作努力方向,將不足看作發展空間,以立行立改的務實行動,廣泛整合資源,調動各方力量,有針對性地解決基層存在的各項難題,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不斷邁向新的臺階。
品讀真抓實干的“擔當之美”,在“眼中有光”中砥礪奮進“增福祉”。“四下基層”著眼于“下”,但“下”只是一種形式,關鍵在“下”而有為、下而有效。為此,廣大黨員干部要深挖“四下基層”中蘊含著鮮明的實踐導向,發揚好其中優良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堅持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增進本領,以過硬的工作作風和突出的擔當精神干事創業。要努力追尋“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崇高境界,強化本領恐慌的緊迫感、危機感,在經風雨、見世面中強筋健骨,提升綜合業務素質,落實新發展理念,將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評判工作成效的核心標準。“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黨員干部要將擔當作為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釘釘子精神一抓到底,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踏踏實實的成效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奔赴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何雨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