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沒有困難?一個一個過,年年過、年年好,中華民族5000多年來都是這樣。爬坡過坎,關鍵是提振信心。”在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后的首次中央經濟工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番話引發強烈反響。
一道坎,正擺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起航之路上。毋庸諱言,受國際國內一系列超預期因素影響,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下,我國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11月,全國制造業PMI為48%,環比下降2.4%,持續停留在榮枯線以下;全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為86.8%,環比下降0.5%;進出口總額下降最為明顯,同比下降9.5%,環比下降9.1%。一連串數字的背后,是不少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在生死線上掙扎,是不少群眾生活出現暫時困難,是不少大學生面臨畢業即失業的無奈。這道坎,讓很多人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有了更直觀更真切的體驗。
爬坡過坎,信心比黃金更重要。要看清問題,更要看到成績。放眼世界,我國經濟仍然可圈可點。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嚴峻形勢下,我國是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5年平均而論,我國經濟年均增長率也在5%以上,好于全球平均水平。今年以來,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國經濟仍總體上保持了平穩運行,特別是做到了“就業穩、物價穩、糧倉穩”,發展質量進一步提升,充分彰顯了我國經濟的強勁韌性和長期向好的基本面。
爬坡過坎,信心比黃金更重要。要看清短板,更要看到優勢。我國有堅強的領導核心,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已成為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高度共識,有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正是14億多中國人民不畏任何艱險最大的底氣所在、最大的信心所在。我國有14多億人口,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各類市場主體超過1.58億戶,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為我國經濟長期向好提供了堅實支撐。我國已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全球創新指數位居世界第11位,在持續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地位的同時,我國制造業正加速從全球價值鏈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
爬坡過坎,信心比黃金更重要。要敢作敢為,更要團結奮斗。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開創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14億多中國人民手挽手一起向未來,就沒有攻不下的婁山關,奪不下的臘子口。習近平總書記早已指出,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不是小池塘。大海有風平浪靜之時,也有雨大風狂之時。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我們堅信,伴隨著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的進一步落地見效,伴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更加科學高效和疫情防控形勢的平穩轉段,我國經濟必然會迎來總體回升。寒冬即將過去,光明就在前方。大家要充滿信心,要團結起來擼起袖子加油干!(李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