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是我國傳統藝術的重要表現手法之一,指在繪畫、書法等創作中以“空白”為載體進而渲染出美的意境。水墨“留白”,可得磅礴之氣;心靈“留白”,讓人充實豁達。領導干部當領會“留白”之意,于“方寸之間”勾勒廣闊天地,于“無畫之處”生出高遠境界。
在緊湊時間中“留白”,做到篤學靜思。領導干部尤其是基層領導干部,工作繁雜、責任重大,常常是“兩眼一睜,忙到熄燈”,以致疏于學習、懶于思考,陷入“忙忙碌碌、機械做事”的“事務主義”泥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領導干部要拿出一定時間“踱方步”“冷思考”。在緊湊的工作時間中“留白”,就是創造一個靜下來學習、慢下來思考的寶貴時機。領導干部要在“留白”時篤學靜思,既要多一些“回頭看”,深刻反思“得”與“失”,認真總結“利”與“弊”,反躬自省“優”與“劣”;也要多一些“向前看”,科學研判“時”與“勢”,辯證把握“危”與“機”,努力提升“質”與“效”,進而達到思考的沉淀、學識的積累、本領的強化、格局的升華。
在群眾工作中“留白”,激發內生動力。群眾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是否重視做群眾工作,是否善于做群眾工作,是衡量領導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工作上是否稱職、領導能力強不強的一個基本標準。”群眾工作講究方式方法。若是一味地大包大攬、包辦代替,即便作出了很多努力,但群眾的參與感、獲得感并不是很強,甚至出現“干部一身汗、群眾不買賬”的現象。在群眾工作中應適當“留白”,讓老百姓自己來“填空”。要搭建平臺、拓寬渠道,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用心激發群眾自治活力,讓他們的心熱起來、手動起來,變“為民作主”為“讓民作主”,變“旁觀者”為“參與者”,變“不愿干、不會干”為“學著干、爭著干”。
在欲望管理中“留白”,涵養一身正氣。人生而有欲,正當合理的欲望,催人奮進,但若是未把穩欲望的“關口”,一旦放縱突破,便會似“白袍點墨,終不可洗”,以致欲壑難填,一步步淪陷,最終走向深淵。月滿則虧,水盈則溢。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領導干部一定要懂得在欲望處“留白”,時刻保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約束,始終恪守做人做事的底線,不為私心所擾、不為人情所困、不為關系所累、不為利益所惑,無論什么時候始終穩得住神、管得住身、守得住原則,扛得住誘惑,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以“警心、醒心、凈心”守住內心那份寧靜,保持“無塵”的初心。(陳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