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至22日,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代表會議在南寧召開,會議選舉產生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出席黨的二十大代表。在廣西參選的黨中央提名的代表候選人習近平同志,以全票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
召開黨的二十大,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做好二十大代表選舉工作,是一項重大而嚴肅的政治任務,也是二十大順利召開的重要基礎。萬丈高樓平地起,打牢樁基蓋高樓。2300名代表,是新征程的“開路先鋒”,從9500萬黨員、480萬黨組織、38個選舉單位中逐級“選優”,他們承載著人民的重托,肩負著神圣的職責,更是全黨意志和智慧的集中體現。為此,為黨為民選好“黨代表”,是吹響趕考時代卷,奮進新征程的“集結號”。
堅定“為誰辛苦為誰忙”的為民初心,為黨為民選好“堅定執著追理想”的“清醒者”。“共產黨就是給人民辦事的,就是要讓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一年比一年過得好。”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故敢不敢擔當、能不能擔當、會不會擔當,是檢驗黨員干部政治品格、能力本領和工作作風,乃至理想信念是否堅定的試金石。人民需要的黨代表是堅持不懈把理想擺在首位的,能夠為了黨和人民事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息奮斗、頑強拼搏、銳意進取,在議事決策、制定舉措、表決審議之時,慎之又慎、周密思考、對黨負責、不負人民。黨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要準確把握每個人的“政治脈絡”,保證政治“畫像”精準化,選任問情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以“辛苦指數”換取人民的“幸福指數”的黨員干部,把“當老百姓官”的黨員干部選任到黨代表的位置上,守初心踐使命,用心用情用力將為民之事辦實辦好,方不負人民。
恪守“同人民干在一起”的為民之責,為黨為民選好“艱苦奮斗攻難關”的“實干家”。選好黨代表,最終還是要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追求,將黨代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內化為干事創業、攻堅克難的強大行動。“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讓老百姓過好日子上”,習近平總書記溫暖的話語,真摯的感情,彰顯大黨大國領袖深厚的人民情懷,詮釋中國共產黨人不變的價值追求。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無往而不勝。為此,各級黨組織要用好“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責任“天平秤”,從點滴之處、細微之處出發,把在急難險重的第一線、攻堅克難的主戰場和艱苦環境中表現突出的優秀黨員干部推上去,優選出“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勤務員”,讓盡職盡責的“實干派”真正為民發聲、為民解憂、為民辦事,用力擦亮黨代表的“擔當模樣”,才能真正選出知百姓苦、造百姓福的黨代表。
譜寫“我們一起向未來”的為民之姿,為黨為民選好“實事求是創新路”的“趕考者”。從脫貧攻堅、到疫情防控、再到鄉村振興,蘊藏的是實事求是、敢于創新的“至簡大道”。一屆屆黨的代表履職盡責,他們一次次趕考,交出了一份份優異答卷。浴血奮戰、百折不撓,考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成就的好成績;自力更生、發憤圖強,考出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偉大成就的好成績;解放思想、銳意進取,考出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成就的好成績;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考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成就的好成績。成績的背后,為選什么樣的黨代表、怎樣選好黨代表提供遵循。“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是習近平總書記崇高的為民情懷,也理應是黨的代表在這勇毅奮斗的時代,舉起一團火、盡上一份力,為人民趕考,向人民交卷,而扎根于心、扎根于行,在新的趕考之路上,一起向未來凝聚起為黨為民更大的力量。(唐代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