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文章指出,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必須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干部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只有強化鄉村振興中的人才支撐,打造“人才引擎”,搭建人才“蓄水池”,強化人才振興保障措施,鄉村振興戰略才能得以實現。推進鄉村振興,要打好“鄉情牌”“政策牌”“責任牌”,為加快推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奮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提供人才支撐。
打好“鄉情牌”,深挖本土人才,打造鄉村振興“主力軍”。鄉土人才是寶貴的人才資源,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鄉村沒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難以實施,再好的資源也難以利用。目前,鄉村“空心化”“空巢化”問題嚴峻,農村人才嚴重匱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鄉村振興的腳步。要發揮好“田秀才”“土專家”的作用,打好“鄉情牌”“鄉愁牌”,精準對接在外務工人員、在外求學大學生、在外鄉賢,激發其回鄉創業就業的熱情,增強鄉村本土人才回流服務家鄉的自覺。要將本土人才打造成現代化農業建設主力軍,重視本土人才培育,加強對本土人才的使用和管理,完善鄉村人才培養制度,營造良好工作環境,讓本土人才工作有熱情、情感有寄托、未來有奔頭。
打好“政策牌”,廣引外來人才,激活鄉村振興“源動力”。外來人才是鄉村振興的新鮮血液,可以為鄉村發展提供新的發展思路,帶來新的發展機會。實施鄉村振興,需要打造一支本領高強、素質過硬、敢于創新的農業團隊,這就需要外來人才的輸入。要用豐富的人才優惠政策、優美宜居宜業環境和開放包容的生活文化吸引外來人才,統籌好政策扶持、資金保障、平臺搭建、榮譽評選等要素資源,在政策上傾斜,在生活上關心,在經濟上保障,增強外來人才的歸屬感,真正讓其安心、安身、安業。必須根據農村發展實際和人才需求現狀,按需引才,精心育才,合理用才,拴心留才,采取物質獎勵、精神激勵、政策牽引等方式,讓外來人才“來了不想走”,甚至是“不請自來”。
打好“責任牌”,精選第一書記,配強鄉村振興“領頭雁”。“第一書記”是鄉村振興的“領頭羊”“主心骨”,更是干事創業隊伍的“關鍵少數”。選派優秀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培養鍛煉干部、服務人民群眾的有效途徑,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保證鄉村振興工作有序開展的重要舉措。選派第一書記,要選擇知責盡責、擔責履責的,選擇政治過硬、作風過硬、能力過硬的,選擇敢于到基層一線打頭陣、唱主角、挑大梁、作表率的,選擇有基層工作經歷、群眾認可度高的,選擇工作特別務實、態度特別端正、能力特別突出的,選擇有創新意識、全局意識的,選擇有擔當、重實干、善作為的,有利于鄉村振興工作的全面落實的干部擔任,讓其駐村更要“助村”,用實際行動譜寫鄉村振興嶄新篇章。(符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