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近日,《求是》雜志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文章強調指出: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如何妥善解決“三農”問題,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全力推進鄉村振興?須得找準“三重”“人才密碼”!
一重密碼:強外引,擴充“生力軍”。古語有云:“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闭匈t納士當懷周公之心,仿劉備“三顧茅廬”之舉未嘗不可。按照“補闕掛漏”原則,緊盯農業、農村發展需要,“外招”“回引”雙措并舉,吸納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回引能人鄉賢,集聚一支有干勁、能干事的隊伍。瞄準發展“短板”,以禮賢下士之姿,“剛柔”并濟,積極引進專家學者等高層次人才,注入技術“新勢能”,助力鄉村振興產業提檔升級。
二重密碼:重內育,補足“能量包”。“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币股焦确饰?,就得時常栽樹。人才培養須得“下挖”“上請”雙管齊下,向下積極挖掘“土專家”“田秀才”,以“走出去”和“請進來”模式聯合院校共同培育一批技術能手,由“強”帶“弱”,以點帶面,引領帶動廣大種養戶提升技術水平;向上牽手高校院所,依托“科技下鄉”等活動,請專家教授給予有針對性的技術咨詢、產品流通等技術服務指導,全面提升“三農”人才隊伍干事創業的能力和水平。
三重密碼:抓活用,搭好“創舞臺”。孫中山先生曾言“人既盡其才,則百事俱舉;百事舉矣,則富強不足謀也。”“用才”也得“不拘一格”,要積極探索各類人才服務鄉村的多元模式,制定具體的、針對性強的激勵支持政策,鼓勵返鄉入鄉創業的各類人才“敢想敢干”。同時,人才評價要“破”“立”結合,積極為人才松綁,以實績論英雄,不輕易“扣帽子”。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發展生態,確保近者悅、遠者來,人才留得住、有作為。
鄉村振興這幅巨擘藍圖,人才是執筆者。各領域的人才攜手并進,競相發力,方能使絢爛繽紛的鄉村振興美麗畫卷在田野大地上徐徐展開。每一抹絢麗的色彩都天然夾雜著“泥土味兒”,又蘊含著不同領域的人才的辛勞付出,也昭示著更光明、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