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文章強調,要吸引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要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各級各部門不妨樹立“全周期”意識,用好“加減乘除”法,寫好人才振興“子篇章”。
加寬“視野”,用心“筑巢”,寫好“引才篇”。“招龍引鳳”必先“筑巢育土”。只有樹牢“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意識,跳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堅持鄉土人才與外地人才引進、專業性人才與科研性人才引進“雙輪驅動”,才能真正實現“不拘一格降人才”。要立足農村需要、農民期望,圍繞黨的建設、產業發展、教育醫療等方面精準引才,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要優化人才服務“軟環境”,提供公共服務、人居人文、干事創業等各類環境,建立健全“全流程”人才服務制度機制,著力打造人才“強磁場”。
減去“束縛”,傾心“固巢”,寫好“育才篇”。“不能讓繁文縟節把科學家的手腳捆死了,不能讓無窮的報表和審批把科學家的精力耽誤了!”只有做到向主體放權、為人才松綁,才能真正實現人才促發展、發展興人才的“雙贏”局面。要加強人才培養,針對農村發展實際、人才自身短板,“因材施教”“訂單式”制定培養規劃,切實擯棄“高端化”突出“實用性”。要健全評價體系,破除人才評價“四唯”觀念,“量體裁衣”制定分行業、分層次的人才評價標準和操作辦法,讓人才評價機制更加精準科學有效。要強化正向激勵,合理制定創新創業激勵辦法,讓鄉村人才干事創業“有甜頭、有奔頭”。
“乘”聚力量,精心“拓巢”,寫好“用才篇”。“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用好人才還需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當其時。各地要切實發揮人才“傳播機”作用,引導更多復合型人才向鄉村振興“主戰場”集聚,最大限度激發人才綜合優勢。要積極為各類人才實現價值提供機會和條件,對有真才實學的優秀人才,給時間、給空間,多支持、少干預,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要扎實推進“一把手”抓“第一資源”工程,積極推出支持人才創新創業的政策“大禮包”,敢于善于給“福利”,激勵更多人才在一線扎根成長。
破除“顧慮”,專心“暖巢”,寫好“留才篇”。“治國經邦,人才為急。”基層一線在配套服務、科研實力等“硬條件”上存在先天劣勢,想留住人才,還得用真心換真情、打造用才留才“軟環境”。要強化政治引領,堅持黨管人才,加強對人才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涵養家國情懷,激發使命擔當,讓廣大人才心懷“國之大者”,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要強化生活關心,積極幫助人才解決子女就學、安居住房等實際問題,健全“店小二”“個性化”式的人才服務機制,為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務。要強化內心認可,充分挖掘優秀人才和團隊典型,廣泛宣傳先進事跡,營造尊重人才、見賢思齊的良好環境,提升人才榮譽感、認同感、幸福感。
鄉村振興,人才為要。政府搭好臺、人才唱好戲,廣大人才只要以勇于擔當、善于作為的精神風貌回應時代召喚、擔當時代使命,廣袤農村也將成為建功立業、實現自我價值的“主戰場”。( 汪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