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近,開展走訪慰問生活困難黨員、老黨員活動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數九添寒意,慰問暖人心。走訪慰問有利于幫助黨員群眾解決難題,給他們送去黨的溫暖關懷,也有利于凝心聚力更好地開展工作。因此,各地要認清走訪慰問本質,要走出真心、放出真誠、慰出真效、問出真需,切實把黨的關懷和溫暖送到千家萬戶。
走出真心,謹防應付了事。入戶才能入心,走進才能走心。走訪慰問要從根本上擺正態度,清楚認識這不是能“他人代勞”“例行公事”的面子工作,更不是簡單地到慰問對象家中拍張照片、送點物品的形象工程。而是把走訪慰問當作一種責任、一種情懷、一種品德。因此,領導干部在走訪前下足功夫,精準了解慰問對象的“急難愁盼”問題,提前摸清轄區內慰問對象的“分布圖”,規劃好“路線圖”,懷著一顆真心進家門,放下“官架子”、掏出“心窩子”,不急不躁、安心耐心與他們交流,做到“身入”“心入”“融入”,通過“拉家常、話里短”不斷了解實情、促進感情,使走訪效果不斷升溫。
?訪出真誠,謹防走而不訪。人間處處有真情,真情時時暖人心。走訪慰問中,部分領導干部只是僅在“走”上下功夫,這種“走”而不“訪”式的走訪違背了開展走訪慰問活動的初衷。因此,領導干部在走訪慰問中,要擺正心態,把基層群眾當成貼心朋友,懷著誠摯而深厚的感情,放下架子,撲下身子,與基層群眾促膝而坐,以心換心,以誠換誠。要多結合慰問對象的生活習慣與當地的風土人情,與困難黨員、老黨員、老干部同坐一條板凳,找準交流的“切入點”,用他們最熟悉的、最自然、最喜歡的交流方式嘮嘮嗑、拉拉家常,傾聽群眾呼聲。要多聽聽群眾一年來的生活感受,多問問群眾的期盼和要求,多聊聊群眾對我們工作的意見建議,真正讓走訪過程成為查找不足、探尋對策的過程,這才是年終走訪所要達到的效果。
慰出真效,謹防千篇一律。憂有千頭萬緒,難有千差萬別。慰問對象困難情況、需求各不相同,如果千篇一律搞“標配”,不僅效果大打折扣,也背離了慰問初衷。領導干部在慰問的時候,要把“功課”做在前頭,充分摸清慰問對象的基本情況,站在慰問對象的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因人而異,因勢而異,因時而異,看人下“菜”,從物質、精神、心理等多個層面出發,送去他們最為迫切的“真需要”。比如,對生活困難群眾及時送去米面糧油等生活必需品;對就業困難人員強化“送政策、送技能、送崗位”等。對其他困難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慰問方案,拿出過硬措施開展好走訪慰問。只有把錢花在刀刃上,才能真正把溫暖送到困難群眾的手中。
問出真需,謹防只走不問。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問”是感知走訪對象真情實況溫度計,領導干部在走訪慰問的時候,要善于從“客套話”中抽絲剝繭,從“微表情”里精準識別,謹防只走不問。要把走訪慰問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拿出“硬核”舉措,當場能解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馬上就辦,不能現場解決的迅速研究,確實無法解決的耐心說明,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要堅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原則,“輸血”更要“造血”,在充分征求個人意愿的基礎上,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幫助找準發展方向,讓走訪慰問工作落到實處。
開展走訪慰問,傳遞著黨的溫暖,關系到民生福祉。要讓走訪慰問走實走深,關鍵是要摒棄形式主義做派,懷揣真心實意走到群眾家中、走進干群心坎里。(鄭業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