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人民日報》發(fā)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文章指出:《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第四部分系統(tǒng)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重大成就和新鮮經(jīng)驗,其中第一條總結的是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上的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最重要成就之一,又是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的最根本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定海神針’”。這是總結黨的百年奮斗史得出的科學結論,具有充分的歷史依據(jù)、理論依據(jù)、現(xiàn)實依據(jù),具有深刻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廣大黨員干部堅定不移捍衛(wèi)黨的全面領導的“定海神針”,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毀其節(jié),做一個忠誠、干凈、擔當?shù)暮酶刹俊?/p>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讓黨員干部不改其心,筑牢“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忠誠本色。“天下至德,莫過于忠。”對黨忠誠是共產(chǎn)黨人必須具備的優(yōu)秀品格,是每個黨員入黨宣誓時的錚錚誓言,更是“愿得此生長報國“的鄭重承諾。回望百年,無論是臨刑前寫下“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還是彈盡糧絕仍然寧死不屈的楊靖宇,無論是斷腸明志的陳樹湘,還是無懼酷刑的江竹筠,無一不是懷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無一不把對黨忠誠鐫刻于靈魂之中。心中有信仰,目光也如炬;生命作旗幟,倒下亦豐碑。廣大黨員要從革命先輩的如光信仰中汲取力量,讀懂黨的偉大成就來之不易,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無論處于何時何地、何情何景,都不改其心,筑牢“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忠誠本色,切實做到立志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奉獻,將對黨忠誠融入一生一世里。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讓黨員干部不毀其節(jié),踐行“一片冰心在玉壺”的干凈純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人也好,一個政黨也好,最難得的就是歷經(jīng)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jīng)風霜而本色依舊。”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要有“任憑誘惑重重、我心始如磐石”的堅定,決不能在推杯換盞中放松了警惕,在小恩小惠中丟掉了原則,在輕歌曼舞中喪失了人格。組織入黨一生一次,思想入黨一生一世,廣大黨員要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三省吾生,給思想擰緊“弦”,給信念加把“鎖”,給心靈多做“大掃除”。要謹記“權力”來自人民,把“心向人民心向黨”作為終身政治信條。要主動接受組織監(jiān)督,踐行“一片冰心在玉壺”的干凈純色,淬煉久久為功的“敬畏之心”,提高“拒腐防變”的政治免疫力,做一個光明磊落、心底無私的干凈人。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讓黨員干部不移其志,凝聚“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擔當?shù)咨?/strong>“萬山磅礴,必有主峰。”百年黨史雄辯地證明,我們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從篳路藍縷到走向復興,正是因為滿懷救國救民的遠大理想,高舉真理的旗幟,不斷奮斗探索,中國共產(chǎn)黨才帶領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在新的征程上,廣大黨員要樹立遠大志向,苦練內功、提升修養(yǎng),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埋頭苦干、奮發(fā)有為。俗話說得好:“人在事上練,刀在石上磨。”廣大黨員要涵養(yǎng)不畏困難、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闖勁與精神,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要主動到重大一線經(jīng)風雨、見世面、練筋骨。要勇立時代潮頭,始終保持“闖”的精神、“創(chuàng)”的勁頭、“干”的作風,敢于“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凝聚“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奮斗力量。(王濟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