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錄制的《黨課開講啦》節目第3期《黨的偉大成就》播出,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院長、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楊鳳城為我們講述黨的偉大成就以及這背后的寶貴經驗。黨課內容翔實、形式新穎、深入人心。讓黨課“燃”起來,燒旺“信仰之火”“奮斗之火”“為民之火”,真正使黨員深受啟迪,筑牢信仰之基、激發奮進之志、涵養為民之心,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書寫最靚麗的人生底色。
燒旺“信仰之火”,淬煉“一顆紅心永向黨”的“真心”。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從“忠誠印寸心,浩然充兩間”的堅毅,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無畏;從腹中滿是草根而寧死不屈的氣節,到十指釘入竹簽而永不叛黨的堅貞……一以貫之的信仰,一脈相承的信念,無數共產黨人用鮮血詮釋了對黨的忠誠。廣大黨員干部要燒旺“信仰之火”、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筑牢干事之“行”,淬煉“一顆紅心永向黨”的“真心”,以傾情奉獻、頑強拼搏的身影,用不變的初心和永恒的堅守,把黨的根脈深植在日常、在平時、在工作崗位上,以過硬的政治素養錘煉忠誠品質,永遠聽黨話、跟黨走。
燒旺“奮斗之火”,淬煉“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決心”。翻開黨史波瀾壯闊,風云激蕩的百年畫卷,可以清晰看到,無論是在烽火連天的戰爭年代,還是在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亦或是在奮力駛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輝彼岸的新時代,一代代共產黨人始終高擎“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火炬,在“蓽路藍縷啟山林”的奮斗中朝夕不倦,在“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征程中矢志前行,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為共產主義奮斗終生”的錚錚誓言。新時代新征程上,少不了“婁山關”“臘子口”,廣大黨員干部要燒旺“奮斗之火”,繼續磨練擔當作為的鐵肩膀、敢闖敢拼的硬作風,破除承平日久、歇腳喘氣的心態,淬煉“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決心,苦練本領、強勁壯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敢于斗爭、善作善成,書寫無愧于時代的壯麗篇章。
燒旺“為民之火”,淬煉“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初心”。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中華民族謀復興。三十五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的李保國,用36年的奮斗開鑿出“生命渠”的黃大發,把“扶貧路”當作“長征路”的黃文秀……正是有這樣一群心系群眾、迎難而上、傾力奉獻的人,把心血和汗水灑遍千山萬水、千家萬戶,用“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初心不改,以“風雨多經志彌堅”的堅韌精神,我們才能共同實現山鄉巨變、山河錦繡。作為直接接觸群眾的“關鍵少數”,密切聯系群眾的“溝通橋梁”,黨員干部要燒旺“為民之火”,撲下身子、邁開步子,吃透民意民聲、了解民愿民盼、憂思民苦民痛,用“為民之火”淬煉“情懷初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