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于鄉村大地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才振興。唯有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做好“引才”“育才”“用才”,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于鄉村大地,方能凝聚起推進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下起鄉村振興“及時雨”。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時代呼喚更多優秀人才投身到鄉村興業創業。如何為鄉村振興持續輸入人才“活水”,是基層亟待解答的一道“難題”。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向重點鄉村持續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的意見》,一批批青年干部奔赴一線,但這仍不能解鄉村振興人才之“渴”。面臨“難題”,全國各地也大顯身手。重慶市“組團式”招賢納士,打開鄉村振興引才新通道;海南省“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如火如荼;四川省提出鄉村振興引才“五大行動”,跑出共同富裕“加速度”。值得注意的是,引進人才不是“一把胡子一把抓”,“精準引才”才是人才引進的應有之道。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挖出鄉村振興“自流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歸根到底在培養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鄉村振興緊缺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一方面,以交流促學習。汲取脫貧攻堅實踐經驗,中央和國家機關、對口支援省份、本地省直市直機關,可派出精兵強將到定點幫扶縣掛職、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傳經送寶。另一方面,以培訓促發展。采用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的方式,為引進來和本土人才提供“訂單式”專業技術培訓,培養一批批“留得下”“帶不走”的人才隊伍,托舉起鄉村振興的希望。
人盡其才知人善任,點燃鄉村振興“燎原火”。“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人盡其才,方能事半功倍,將人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古有劉備愛才重才,善用人才,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成就了他的“大風歌”;也有宋徽宗錯信郭京、趙括“紙上談兵”等反面例子。鄉村振興方方面面離不開專業人才。在生態宜居方面,需要環境治理人才和景觀設計人才;在鄉風文明方面,緊缺文化傳播人才;在治理有效方面,鄉村管理人才居上......科學用人,人盡其才,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才能集聚人才效能的“星星之火”,發揮人才隊伍在鄉村振興中的“燎原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