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美麗鄉村的畫卷正徐徐展開。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歷史階段,任務艱巨,使命光榮,基層部門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效,當好鄉村振興的護航艦隊,確保各項方針政策落到田間地頭,打好鄉村振興“主動戰”。
集中最強力量,護航“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蹄疾步穩,關鍵要靠基層黨組織這個“車頭”帶。對建檔立卡貧困村和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全覆蓋選派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通過“傳幫帶”引導農村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培養造就一批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建立更加有效、充滿活力的鄉村治理新機制。“鄉村振興,關鍵在黨”。作為基層部門,應當堅持以黨支部建設標準化促全面規范、以黨建工作信息化促落實落細,不斷整合村級黨群服務中心,抓黨內政治生活,提高“三會一課”召開率,持續抓好基礎保障。
集聚最優資源,護航“外引內培”。2015年以來,全國累計選派51.8萬名駐村第一書記,他們黨性強、懂政策、知識廣,結合自身優勢、派出單位資源優勢,為貧困村發展出謀劃策,同廣大鄉村干部共同奮斗在脫貧攻堅一線,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智慧和力量。“千秋基業,人才為先”。作為基層部門,應當堅持招才引智和培育本土人才有機結合,持續加強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派強用好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常態化引回在外能人返鄉創辦實業、反哺家鄉,不斷搭好振興“舞臺”、用好振興“平臺”,當好振興“后臺”。
集成最好政策,護航“產業發展”。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實現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要內容,也是基本前提。部分鄉村在政府政策、資金等幫扶下有了長足發展,卻沒有重視發展支柱產業,當政府政策、資金的“紅利”消失后,重新回歸于“平淡”,鄉村振興就成了“曇花一現”。“農村穩方能天下安,農業興方能基礎牢,農民富方能國家盛”。作為基層部門,應當堅持從頂層設計入手,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結合當地特色和政策優勢,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等方式有序推進產業發展。
鄉村振興是前進道路的再出發,我們當用真心、真情、真意強堡壘、引人才、謀發展,讓組織力量更強、產業發展更好、生態環境更美,以此順應農民期待,承載復興大業。(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