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往思來,向史而新。近日,中組部發表文章,總結了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組織建設的輝煌成就與寶貴經驗,講述了組織建設始終堅持黨的組織路線為政治路線服務的非凡歷程。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作為一名年輕組工干部,要從組織建設歷史沿革中汲取經驗智慧,不斷增強攻堅克難、接續奮斗的勇氣和力量。
以堅定政治方向引領組織工作。一百年來,黨的組織建設與黨的創立相伴而生、與黨的發展同向而行。從毛澤東提出“黨的建設要緊密圍繞黨的政治路線進行”,到鄧小平強調“黨的建設必須圍繞黨的基本路線來進行”;從江澤民指出“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到胡錦濤要求“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再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等。黨的組織建設由政治運動轉向制度式治理,由改革承襲轉向創新式發展,為各個時期黨的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保證。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更加深刻領悟到堅持組織路線服務政治路線的正確性、重要性,要堅定落實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以政治建設為統領,突出政治標準選人用人,突出政治功能強基固本,突出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引才聚智,切實把黨的領導貫徹到組織工作各方面、全過程。
以深厚為民情懷夯實組織基礎。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黨與人民的天然聯系決定了黨的組織建設離不開群眾路線。無論是瓦窯堡會議提出“一切愿意為著共產黨的主張而奮斗的人,不問他的階級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產黨”,還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申“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增強黨的群眾基礎,亦或是進入新時代,加強“兩新”組織黨建,改進社區黨建,促進黨組織既“有形覆蓋”更“有效覆蓋”。一直以來,以人民為中心都是組織建設的核心理念和價值取向。加強新時代的組織建設,要著眼于更好地把黨員干部組織起來、把人才凝聚起來、把群眾動員起來,夯實我們黨執政的組織基礎和群眾基礎。要鮮明好干部標準,匡正選人用人風氣,把心系群眾、為了群眾的優秀干部選出來;要完善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抓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把動員群眾、凝聚群眾的組織建起來;要不斷創新人才發展機制、搭建培育服務平臺、營造宜業宜居環境,把根植群眾、造福群眾的人才引進來。
以永不止步精神推動創新發展。縱觀百年黨建史,就是一部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奮斗史。我們黨矢志踐行初心使命,堅持“摸著石頭過河”,勇于嘗試、大膽探索,以嚴密的組織體系、強大的組織功能、獨特的組織優勢、磅礴的組織力量,團結帶領人民開辟了偉大道路、建立了偉大功業、鑄就了偉大精神,書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最恢宏的篇章。站在建黨百年的時間節點上回望,更加深入了解到勇于擔當、守正創新的重要意義,更加清醒認識到砥礪奮斗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雖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當此之際,我們更要發揚偉大建黨精神,賡續奮斗基因,堅持“永不停歇”信念決心,以“闖”的精神、“趕”的勁頭、“干”的作風,在強基固本上實現新突破,在選賢任能上展現新作為,在招才引智上取得新成效,在治理效能上獲得新提升,為城市轉型跨越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力量。(陳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