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具有歷史性紀念意義的一年。相信舉國歡慶的氛圍,所有人都有所感受。但凡偉大的事物都具有被達成共識這一特征,共產黨的偉大是中國近代史給予的共識,是國家逐漸強盛給予的共識,更是有目共睹的國泰民安給予的共識。因此,國家和人民需要銘記黨史,現在和未來需要銘記黨史。
我們都知道,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唯一的執政黨。那么為什么共產黨能成為我國的執政黨?她是如何誕生和發展?代表著誰的意義?最終將引領全國人民走向何方?我想這應該是每個中國人應該思考的問題。而問題的答案,只有深入學習黨史方能得出。銘記不能一蹴而就,先需了解學習,才能領會意義。
中國共產黨黨史是政黨史,是專史,它是研究建國后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的歷史。學習黨史不是要人死記硬背,也不是單純指向給大家的政治任務。黨史是思想,是綱領,它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提出社會主義革命、建設與改革開放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通過憲法和法律把它們變成國家的意志和人民的需求,貫徹到國家的各個領域。國是大家,每個中國人民都是這個大家的一份子,共產黨是這個大家的當家人,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了解這個當家人的一切,這個大家才會越來越好,當家人才能引領家人們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于黨員干部來說,如何學習黨史,學習黨史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尤為重要。這里筆者想到《論語●為政》中的一句話:“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或許這是學習黨史很好的方法和態度。許多事件已成過去、已成歷史。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永存,因此我們黨的歷史也將永遠書寫,也必將不停發展和不斷豐富。因此我們需要“溫故”,需要了解共產黨是怎樣執政,怎樣通過各級組織、各級干部,團結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運用廣泛的統一戰線,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實現宏偉的社會主義建設目標。怎樣加強自身的建設,包括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黨的隊伍的發展、壯大,黨的干部的培養教育,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繼承、發展,黨紀黨規的確立和監督檢查,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的關系等等。
“溫故”可以更加深入領會馬克思主義列寧思想;深入學習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深刻體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意義。于是乎,共產主義的信仰才會更堅定,共產黨員的黨性才會更純粹,共產黨的路線才會更明確。正確認識黨的歷史地位,發揮黨的領導作用有著重要的意義。這樣的“溫故”,才會帶來“知新”。
“知新”,絕不是指要偏離共產主義路線,玩什么新花樣、新思想。而是隨著學習黨史的閱歷和豐富的理論基礎,在具有濃厚又正確的歷史基礎上,堅定黨的路線,從當前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體會到更多契合中國人民利益的理論及實踐。用發展的眼光,用更正確的方法去積極面對及解決未來的問題和困難。這才是一個真正共產黨員應該具備的政治立場和能力。
謊言說一萬遍亦是謊言,真理被誣陷一萬遍也依舊是真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共產黨的先進性正是被中國近代史在血與火的歲月中錘煉而來。無私奉獻、不怕犧牲,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得到人民信賴、擁護和支持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堅定地站在最廣大人民利益的立場上,忠實地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同甘苦共患難。
黨史不僅是歷史,共產黨在每個時代都將賦予它新的意義。“溫故知新”后,黨會融會故新、貫通古今及將來,成為國家和人民最好的導師!黨員干部學習黨史,方可稱之為“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除此無他!(司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