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此身長報國”彰顯的是一種愛國主義精神,更是一份莊嚴的承諾——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斗終身。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到“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的戚繼光再到“掃雷英雄戰士”杜富國等,都是愛國人士的“縮影”,在這些人身上有著共同的特質,如奉獻、擔當、敬業,還有愛國情懷。對于廣大黨員干部來說,應自覺把“愿得此身長報國”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用實干擔當詮釋愛國情懷。“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愿意中國好嗎?”這是習近平曾經提到過的“愛國三問”,“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的孔繁森;辛勤耕耘三十載,萬畝林場獻國家的楊善洲;放棄大城市工作機會,把青春奉獻在基層的黃文秀同志等都在用實際行動給出對“愛國三問”的回答: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最堅實內核,實干擔當是愛國情懷的最生動注腳。廣大黨員干部要用擔當擦亮愛國的人生底色,強化責任擔當,激發干事創業的熱情,以干字打頭陣,立足本職工作,恪盡職守,銳意進取,兢兢業業干事,勤勤懇懇為民,把對祖國的熱愛融入血脈、化作行動,把每一滴奮斗的汗水、每一步奮進的足跡都留在腳下這方愛得深沉的土地里。 以奉獻精神書寫愛國情懷。愛國奉獻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自強不息的精神財富和力量源泉。多少年來,千千萬萬中華兒女執奉獻之筆,書寫愛國主義的絢麗篇章,不講條件、不求回報、不講困難,在各自崗位上燃燒自己、奉獻自己,把一生熱愛獻給祖國和人民。廣大黨員干部要把“小我”融入“大我”,不計較個人得失,不看重個人名利,始終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全力以赴、傾情投入,默默奉獻,任勞任怨,永葆“不要人夸好顏色”的淡然心態、“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氣概和“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奉獻精神,把一點一滴的奉獻融入愛國情懷當中,始終講奉獻,重付出,用實際行動詮釋對祖國濃濃的愛。 燃初心火焰厚植愛國情懷。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不斷增進人民福祉、實現人民幸福,是黨的初心使命的集中體現與現實反映。厚植愛國情懷,體現在以振興中華為己任,以主人翁的姿態努力奮斗上,還體現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時刻不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上。廣大黨員干部要堅守為民初心,踐行跟黨使命,兌現為民承諾,堅信“群眾利益無小事”,悟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深意,飽含“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為民情懷,站穩人民立場,秉持赤子情懷,以百姓心為己心,以百姓事為己事,主動俯下身子傾聽民聲,自覺貼近群眾收集民情,始終在為民這條路上行穩致遠。 愛國不是一句口號,需要有實際行動。為祖國、為黨、為人民傾情付出就是對愛國最有力的彰顯。(符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