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各級各地紛紛開展走訪困難群眾、基層黨員、退休老干部的慰問活動,走訪慰問是一項民心工程,對于增進黨群關系、凝聚黨心民心具有重要意義。各級各地在走訪中不僅要關注入戶走訪、體察民情的“前半篇”文章,還要做好走訪之后回應群眾訴求、改進自身工作的“后半篇”文章,真正推動走訪慰問發揮實效。
及時回應訴求,做出群眾期待的“好決策”。走訪慰問不僅僅是要關注送什么物品、拿什么東西,更重要的是要帶著嘴巴問群眾在生產生活中的困難、需求,了解老百姓在脫貧致富路上的所需、所盼、所憂,把群眾的各項訴求真正落地落實落細。“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基層是民情民意的集中地,走訪結束后,各級各地各部門要認真梳理基層群眾的訴求與期盼,全面了解群眾的揪心事、煩心事和鬧心事,精準把握群眾的關切和需求,把人民群眾反映的意見建議作為工作決策中的重要考量,把更多有利于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好決策做到群眾心坎上,讓老百姓看到變化、得到實惠,真正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樹好干部形象,改掉群眾反映的“壞毛病”。廣大群眾是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的親歷者、評判者,黨員干部在工作中的發展思路對不對、重大決策準不準、工作作風好不好,基層群眾最有發言權。如果說走訪慰問的“前半篇”是了解群眾對黨員干部意見建議,那么走訪慰問的“后半篇”就應該要做好整改落實工作。“政之所興,在順民心”,走訪結束后,黨員干部要做好反思總結工作,認真對待群眾訴求,詳細梳理群眾反饋的意見和建議,對于短期內可以整改的問題,要立行立改,迅速整改;對于暫時不能解決的問題,要建好整改臺賬,明確責任分工,限定整改時限,加強跟蹤問效,及時反饋整改進度,確保臺賬問題在規定的時限內整改到位。
提升自身能力,苦練群眾需要的“真本領”。抓好自身教育、提升群眾工作能力是黨員干部畢生追求的課題。隨著新時代社會經濟發展和時代背景變化,新時代群眾工作較之以前發生了很大變化。黨員干部在走訪慰問結束后要認真分析群眾反饋意見,深刻剖析自身問題,努力提升自我,提高為民服務的本領。“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黨員干部要加強自我修養,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開闊思路,創造性地做好群眾工作;要增強民本意識,在工作中牢固樹立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心系基層、情暖群眾,做好為民服務的各項工作;要增強學習意識,在走訪后認真反思自身與百姓期待存在的差距,重視學習、善于學習,努力提高自己、增長才干。(徐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