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們一起經歷了戰疫防汛,走過了大戰大考,一起邁進了充滿希冀憧憬的2021年。在這意義格外不同的新年,黨員干部如何走基層?這一常談常新的問題,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走基層足跡中找到答案。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百姓安居樂業是國家安定的關鍵,而百姓要實現安居樂業,就必須要依靠黨員干部體察他們的疾苦,在新春走基層中實現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
手持“‘事無遺漏’金算盤”,真算為民之賬。黨員干部是百姓的黨員干部,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來自于群眾,就該對百姓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所需所求感同身受,就該對百姓掏出真心、傾注真情、放低身段,到百姓身邊去,到百姓心里去,讓走基層不再流于“代表黨和政府慰問慰問”“按照要求宣傳宣傳”的不痛不癢的形式,讓走基層不再拘泥于“代表黨和政府為你送來慰問金、生活用品”“對照任務落實落實”的輕描淡寫。黨員干部要主動與百姓拉近距離,將黨為民服務的赤誠之心融入到走基層之中,詳細了解百姓的生活狀況。“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黨員干部要通過走基層來認真反思自己工作是否到位,審視政策是否執行到位。
摒棄“‘小九九’小算盤”,誠算調查之賬。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黨員干部要帶著發現問題、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想準備和態度去走基層。有的走基層已經演變為“干部個人說+百姓附和說”“干部機械宣+百姓呆板聽”“干部發發聲+百姓拍好手”的模式,查找問題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不得要領。“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秉h員干部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注重方法,要深入到百姓最深處,變身為一名普通“百姓”,用百姓的眼光去發現問題、看待問題,用干部的眼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調查研究,尋求“給產業”“給機制”“給動力”的解決辦法,建立起百姓對生活的信心,從根本上拔出“困根”。
執掌“‘冷面無情’鐵算盤”,扎牢律己之賬。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員干部提出了“三嚴三實”的要求,黨員干部要對照行為規范嚴格要求自己。走基層是為民走基層,不是為自己走基層。有的黨員干部信念不堅定,規矩意識不強,服務理念不到位,在走基層活動中,面對一些百姓的“小意思”“感謝宴”“交朋友”等,管不好嘴、收不住手、束不住腿。在宣傳黨的大政方針、具體政策、相關精神時,缺乏責任意識,照本宣科、草草了事,沒有將精髓宣傳到位,使百姓無法準確理解黨的政策、相關精神。黨員干部要“一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要將宣傳的內容吃透、學深,要將送學走基層走到實處、學到位,避免落入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窠臼。
走基層是到百姓中走走、看看、問問、說說、學學,是到百姓中去自我反思、自我批評、自我提升。黨員干部要把握走基層的真諦,把握走基層的核心,算好“流水賬”,將走基層走深走實,走出組織信任度,走出群眾滿意度。(何雨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