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目標越宏偉、斗爭形勢越復雜,越要注重在重大斗爭一線鍛煉鍛造干部。”《求是》雜志2020年第23期刊發中央組織部署名文章《注重在重大斗爭一線考察識別干部》,闡述了著眼戰勝風險挑戰、實現復興偉業,在重大斗爭一線考察識別干部的重大意義和深刻內涵。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要把在重大斗爭一線考察識別干部的政治責任牢牢扛在肩上、緊緊抓在手上,培養造就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執政骨干隊伍。
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產黨人的斗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敢斗爭、能斗爭、善斗爭,把握斗爭方向是前提。要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搬到重大斗爭一線“練兵場”,引導干部自覺地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在實戰中強化理論武裝,以科學理論指引實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創新理論,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昂首闊步邁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偉大新征程。
人才自古要養成,放使干霄戰風雨。斗爭精神、斗爭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干部要增強斗爭本領,在斗爭中歷練是根本途徑。越是困難大、矛盾多,越是形勢嚴峻、情況復雜,越能練膽魄、磨意志、長才干。我們的一些干部最缺的是實踐經驗,特別缺少在重大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的經歷。要精心“設計”干部“成長軌跡”,把干部放到重大斗爭一線“主戰場”去真刀真槍磨礪,讓干部在重大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練膽量、學本領,破除求穩怕錯心態、好人主義、鴕鳥心態,升華斗爭意志、迭代斗爭本領,磨礪斗爭的風骨、氣節、操守和膽魄。
真金不怕火煉,磨礪方顯本色。斗爭精神、斗爭本領不是說出來的、喊出來的,而是在重大斗爭中真刀真槍干出來的。要聚焦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不敢斗爭、在大風大浪里能不能斗爭,把新時代斗爭精神、斗爭本領的內涵要求實化細化具體化,把干部考察考核的“全息探頭”架到重大斗爭“火線”,把不愿負責、不敢擔事、疲沓拖拉、敷衍應付,甚至臨陣退縮、畏首畏尾的“官油子”“騎墻派”和“軟骨頭”揪出來,把關鍵時刻沖得上、危難關頭豁得出、重大考驗頂得住的好干部選上來。
風險挑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承平日久,缺乏斗爭意志。斗爭精神、斗爭本領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黨齡的增加、職務的升遷而增強。要健全完善干部重大斗爭一線全程紀實檔案,堅持以事察人、堅持群眾路線,用好干部斗爭精神、斗爭本領“度量衡”,掌握干部做過的實事、解決的難事、經歷的大事,交換、比較、反復鮮活畫像干部政治能力、人民情懷、能力擔當、實際效果“戰斗技能”,真正把沖鋒陷陣能打硬仗的戰將良才選撥出來,激勵干部精神上時刻警醒,行動上永不懈怠,為著解決困難去工作、去斗爭。
歷史前進的道路從來都不是坦途。干部在改革創新的實踐中,犯錯誤在所難免。要把“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具體化,燒旺重大斗爭一線“煉丹爐”,嚴格標準和程序,明辨“為公”還是“為私”,分清“無心”還是“有意”,判定“無禁”還是“嚴禁”,嚴格劃分“失誤、錯誤”與“違紀、違法”的界線,寬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別是改革創新中的失誤錯誤,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激勵干部在各種復雜斗爭歷練中淬煉剛毅頑強的意志、煥發銳意進取的斗志、堅守勇毅開拓的志氣、練就高超的斗爭本領,鍛造成為“烈火真金”。
用人導向是方向、是標桿、是旗幟。樹立在重大斗爭一線考察識別干部的鮮明導向,定能激勵廣大干部始終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振奮“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和“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斗爭精神,信念如磐、意志如鐵、勇往直前,迎著困難上、火線淬初心,當好“開山斧”、開好“頂風船”,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吳文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