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進入各種風險挑戰不斷積累甚至集中顯露的時期,要將干部有組織、有計劃放到斗爭一線去鍛煉磨礪。習近平總書記以高屋建瓴的戰略眼光和未雨綢繆的思慮為選人用人指明方向、提供遵循,各級黨委及組織部門要認真領會、抓好落實,注重從斗爭一線去考察識別干部,做好干部選任“新篇章”。
標定時代“特殊性”,突出考察內容“精細化”。當下時代位于“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開局之年的關鍵“坐標”,正處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在此特殊時刻,對一線干部的衡量考察就要突出關鍵,做到細致精準,確保全面覆蓋。要緊扣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看干部是否能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敢于擔當、認真履職,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批示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做到不打折扣、不搞變通;要圍繞“為何從政、如何用權”進行深入考察,聚焦解民憂、散民愁、謀民利,看當下干部能否站穩人民立場、堅持人民至上,甘為“店小二”,做好“勤務員”,深入了解群眾實際困難,著力解決“急難愁盼”的問題;要以應對風險挑戰為抓手,解決突出矛盾為重點,謀事創業發展為關鍵,著重考察干部對于復雜局面的統籌駕馭能力,對于矛盾糾紛的全面協調能力,對于干事創業的攻堅斗爭能力,不僅要看“干了什么”,還要看“干成什么,劃出能力素養的“硬杠桿”。
聚焦機制“科學性”,創新考察方式“多樣化”。日常干部考察不同于斗爭一線考察,斗爭一線是培育干部才干、磨礪心智品行的“練兵場”,是新時代推進偉大改革事業發展的“最前沿”,賦予了鮮明的時代特征和選賢內涵。對待干部斗爭一線考察就要健全考察機制,創新方式方法。堅持以事察人、以人知人為原則,成立干部考察專班,主動下沉斗爭一線,通過走訪座談、協同工作等方式,近距離觀察了解干部,將干部的思想狀態、群眾口碑等情況綜合分析研判,形成參考材料;堅持以抓成績、抓實效為準星,持續推進考察工作常態化,通過日常檢查、定期巡查、不時抽查等方式對一線干部負責領域、履職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專題評分評級,為干部任用提供依據;堅持多部門聯動、多方向評估,常態化開展“蹲點式”調研分析,及時開展談心談話等活動,根據情況進行反饋提出相應建議,并建立專題檔案和電子臺賬,為干部精準“畫像”。
立足評鑒“準確性”,確保考察結果“客觀化”。達必由其圖,至必由其道。一線干部評鑒準不準,關系著干部用不用的問題,尤其在當下這個關鍵時刻,更要將干部考準考實,為黨組織任用干部提供標準和依據,這是對個人負責,也是對組織負責,更是對群眾負責。要深入實際、貼近生活,見事見人、窺斑見豹,根據工作任務的性質特點和所處階段,靈活運用工作渠道和方式方法,采取現場看、現場評,同他人聊、讓他人評,在一線直接掌握最鮮明的資料和事跡;要堅持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分析,將歷史和當今貫穿,把平時和關鍵結合,以辯證的眼光來綜合看待干部斗爭一線的具體表現,進而科學分析顯績與潛績、個人貢獻與集體作用、主觀努力與客觀條件,既做定性分析,又做定量評價,讓干部評價公正和客觀;要堅持衡量具體化,以具體的標準來衡量干部的工作實績,要注重在關鍵時刻的關鍵表現,要突出在負責領域的突出貢獻,要盯緊在重大任務上的主動作為,以具體事例來評價看待干部,充分掌握個人水平思想和格局境界。(母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