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發表《注重在重大斗爭一線考察識別干部》一文,講述了全國各級組織部門在重大斗爭一線考察識別干部的生動案例。路雖艱,行則必達;事雖難,做則必成。從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再到三月決戰決勝最后的貧困堡壘,后面又是各地汛情“大考”,這一件件、一幕幕像電影被按下了回放鍵,再回首,仍熱淚盈眶。在這些重要關頭和關鍵時刻涌現的一批批讓組織放心、群眾滿意、干部服氣的干部更加驗證了干部一定要注重重大斗爭一線去考察識別,正所謂“人在事上練,刀在石上磨”,只有經歷過真刀真槍的磨礪,才能具備知重負重的堅毅。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考察識別干部一定要看在重大政治任務中的表現,只有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一席話言猶在耳,堅持知事識人,功夫雖下在平時,但要充分考慮在火熱社會實踐中是否涵養責任擔當之勇以及組織實施之能,對標20字好干部標準,對表《黨政領導干部考核工作條例》,樹立正確用人導向,旨在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鍛煉干部防控風險與化解危機的能力,從而推動各項重大斗爭任務的圓滿完成。
察真識準干部要打好“制度牌”。古人云:“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鑒古而知今,考察識別干部也需要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明確規定所有干部定期去到基層一線駐村歷練,現在決勝脫貧攻堅戰勝利在即,讓干部多啃啃“硬骨頭”,多接接“燙山芋”,聚焦攻克最后的貧困堡壘。讓在重大斗爭一線考察識別干部、培養選拔干部蔚然成風。制定相應的考核辦法,創新考核方式,將平時考核與專項考核相結合,便于全方位、多維度考察識別干部,對于考核不合格的干部堅決不予提拔,激勵每位干部在重大斗爭一線擔當作為、干事創業。
察真識準干部需明晰“風向標”。“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這20字的好干部“標準像”就是我們新時代選人用人“風向標”,歷史時期的差異,“好干部”的時代內涵也大相徑庭,當下要把政治素質考察放在首位,政治立場與政治方向是否有悖于時代發展需求,是否具備較強的政治鑒別力,是否踐行“人民至上”理念等都是考察的重中之重。干部二字落腳點最終還是在“干”上,考察干部要看在重大斗爭一線的干事業績、在關鍵時刻的主要表現、危難關頭的先進事跡,將以事察人貫穿考察識別工作始末。
察真識準干部須執好“監督劍”。為了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用“寬肩膀”擔起為民重擔,用“鐵脊梁”撐起復興重任,必須建立健全監督體系,做到“讓實干者實惠、使吃苦者吃香、讓有為者有位”充分發揮干部監督平臺作用,利用“互聯網+”豐富監督方式,讓干部監督“舉報信箱”發揮實效,對一線考察識別的優秀干部監督在日常,織密考察識別干部的監督“針腳”,多聽聽群眾的聲音,多綜合同事的意見,多參考領導的點評,通過民生民意、現實表現展現一個全面、客觀的好干部,讓干部考察不準、識別不清等現象消失殆盡。(朱美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