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唯有大量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業農村人才扎根基層、建設農村、服務農民,才能有效帶動城鄉間市場、資金、信息、技術、管理和理念等方面密切聯動,讓群眾真正得實惠,發展真正可持續。用好人才第一資源,依靠人才引領鄉村振興,鄉村一定能成為干事創業的廣闊天地。
盤活存量,推動鄉土人才扶貧帶富。鄉土人才來源于民間,成長于鄉土,作用于農村經濟發展的第一線。他們身懷一技之長、熟悉農業發展規律,生產實踐經驗豐富,在帶領技藝傳承、帶強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等方面發揮著難以替代的作用,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走好鄉村振興路,就要真正把鄉土人才這支隊伍盤活好,組織好、使用好,在政策、資金和項目上給予支持,建立健全鄉土人才培養成長機制,充分激發鄉土人才干事創業的熱情,讓鄉土人才破“土”而出,真正“香”起來,“火”起來,從而出現“培養一批鄉土人才,帶動一方百姓群眾,搞活一片農村經濟”的人才效應。
做大增量,激勵專業人才聯鄉幫村。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涉及產業發展、生態保護、鄉村治理、文化建設、人才培養等方方面面,這就迫切需要一支專業化程度高的人才隊伍。要出臺進一步激勵保障措施,從經濟待遇、辦公條件、健康保險等方面給予全面保障,讓專業人才在基層能安心、能扎根、有盼頭。大力推廣“群眾點單、人才接單”“一對一”服務等人才工作模式,讓他們深入田間地頭傾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扎扎實實為群眾解決農產品生產、銷售等方面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同時,發揮專業人才傳幫帶作用,與鄉土人才形成優勢互補,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激活變量,引導返鄉能人圓夢鄉村。隨著鄉村條件越來越好,鄉村人口回流趨勢日益增多,鄉村人氣逐步興旺,不少外出能人也立志返鄉創業。他們理念先進、經驗豐富、對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愿意帶領當地群眾一起脫貧致富奔康。要注重引回品德素質較好、報效家鄉意愿較強的外出能人返鄉,實現人才回歸、資金回流、創業回鄉,有效填補部分貧困鄉村經濟基礎薄弱、缺乏主導產業等掣肘短板。要大力扶持回歸能人領辦創辦新興產業、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結合村情實際發展特色項目,壯大支柱產業,有效激活集體經濟。同時,要在政治經濟待遇、政策支持、后勤服務等方面予以保障,為能人在村安心創業提供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