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重磅發布。公報全文6000多字,其中“創新”二字在不同內容板塊中被著重提及15次,成為重要關鍵詞。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不論是主持召開重要會議還是深入地方考察調研,習近平總書記頻頻談創新,事事講創新,處處謀創新,在不同場合反復強調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的重要地位。當前,“十四五”即將開啟,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同步交織,年輕干部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要把準“創新”這一關鍵詞,不斷強化創新意識、明確創新方向、增強創新本領,在創新引領發展上挑重擔、走在前、作表率。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年輕干部大多從事基層工作,身處創新發展的“第一線”,面臨許多的新事物、新理念、新問題、新矛盾,挑戰前所未有,機遇也前所未有。面對瞬息萬變的發展環境和轉瞬即逝的發展機遇,年輕干部不能當“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桃花源中人,不思進取、因循守舊、畏首畏尾、裹足不前。要樹立創新意識,敢于迎難而上,積極打破慣性思維、摒棄過時陳規、破除經驗迷信,勇于求變、積極轉變、務實謀變,工作中敢于探索嘗試,多出新招、實招、硬招,走出“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軟辦法不頂用”的困境,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不斷把各項事業推向前進。
創新不是盲目的四面出擊,而是有目標、有方向的戰略行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年輕干部開展工作創新必須基于解決實際問題、推動事業發展,要將問題作為推動創新的契機,將創新作為解決問題的手段,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脫離實際、漫無目的,“腳踩西瓜皮,滑到哪兒算哪兒”。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順應時代大勢、著眼發展大局,瞄準改革發展的熱點難點,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堵點痛點,抓好實際工作的重點結點,去排兵布陣、掛圖作戰、銷號管理、動真碰硬,切實解決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推動各項事業取得創造性成果。
求新者勝,思變者通。創新能力是關系國家長遠發展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戰略基礎資源。年輕干部提高創新能力,必須在勤學善思、明辨篤行上下功夫。要時刻保持“本領恐慌”的危機感,既要向書本學習,也要向實踐學習;既要向人民群眾學習,向專家學者學習,也要向國外有益經驗學習,努力在深學細悟中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拓寬認知視野,在實踐鍛煉中彌補知識弱項、能力短板、經驗盲區,在經歷“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磨礪后,準確掌握創新的內在規律和訣竅,熟練運用創新的形式、途徑和方法,煉就出“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善學善謀、善作善成”的創新本領。
砥礪奮進新時代,又踏層峰望眼開。展望“十四五”任重而道遠,年輕干部要緊跟發展的步伐、勇立時代的潮頭,以只爭朝夕的拼勁、鍥而不舍的韌勁、敢為人新的闖勁、拼搏進取的干勁,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奮力書寫新時代的壯麗華章。(陳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