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新一輪縣鄉換屆之年,也是建黨100周年。提前做好干部綜合研判分析,精準常態立體考察識別干部,為換屆考察做足準備非常關鍵、責任重大、意義深遠。用人得當,首在知事識人。通過開展綜合研判分析,把政治堅定、能力突出、作風過硬、群眾公認、善于領導科學發展的優秀干部識別出來,切實為黨和人民把好選人用人關。
綜合研判,知人有道。以了解掌握領導班子和干部個人情況,為配強班子和用好干部提供科學依據為目的,將“常規研判、專項研判、季度研判”糅合一起,形成綜合立體式研判,為干部調配奠定良好基礎。把政治建設、領導能力、工作實績、黨風廉政建設等八個方面作為常規研判重點,定期啟動全覆蓋的地域性常規研判,形成常規臺賬。密切關注干部在應對風險挑戰、處理復雜矛盾、完成重大任務等關鍵時刻的表現,圍繞經濟發展、項目建設、脫貧攻堅、基層治理等重點任務,以及疫情防控、抗洪搶險、豬瘟管控等重大突發事件,開展專項研判。縱向比較看發展變化,把一時與一貫結合起來,圍繞工作落實、項目推進、任務進展,以季度為節點,開展季度研判。
縱橫相比,識人有法。用“大數據”思維抓好全方位分析,對同一個班子的領導干部之間進行分析比較,通過民主測評、個別談話、實地了解等方式,量化研判結果,拉通排位,推動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局面。通過交換、比較、反復“大數據”,對區域性負責同一項工作、同一項業務、同一項職務的干部進行拉通排位,推動“同崗找差距、同責學經驗”,助推干部能力不斷提升。運用結構分析、數據分析、比較分析、條件分析、案例分析等多種方法,將干部個人研判等次、評價結果與脫貧攻堅、信訪穩定、經濟建設、項目推進等重大專項工作表現進行綜合比較分析,摸清干部的真實底子,精準、科學、動態掌握干部表現。
獎懲結合,用人有據。綜合分析研判是途徑和方法,落腳點在配強班子、選好干部、推動發展。通過綜合分析研判把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爭先創優、勇猛精進的干部識別出來、選拔上來、使用起來,為明年縣鄉換屆選人用人各環節實施提供可靠依據。對綜合表現優秀的干部,在選拔任用、評先評優、職級晉升、職稱評定時優先考慮、重點使用。對綜合表現不好或人崗相適度不高的領導干部,適時開展提醒談話。對研判中發現干部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咬耳扯袖。從嚴從實用好綜合研判結果,根據情況作出調崗、降職、降級等處理,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真正形成“優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導向。(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