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選拔年輕干部,關系到黨的事業薪火相傳和國家長治久安。“優秀年輕干部要有足夠本領來接班,加強學習、積累經驗、增長才干,自覺向實踐學習、拜人民為師。”溫室里培養不出好苗子,將年輕干部放到一線墩苗,放到基層“練兵”,是引導年輕干部強筋健骨、增長才干的重要途徑。
然而也有一些年輕干部下基層往往會出現“水土不服”。有的不想“下去”,對民生沒興趣、不重視,覺得群眾“吃喝拉撒”都是小事、煩心事,做群眾工作不能顯山露水出政績,吃力不討好,立竿不見影,更樂意待在機關寫材料,為領導服務。有的不接地氣,憑一腔熱血蠻干硬干,不會說群眾話、辦群眾事,面對糾紛束手無策,甚至越幫越忙。有的甚至“放飛自我”,到基層整日得過且過、渾渾噩噩,吃不了苦,啃不下硬骨頭,只是徒增“簡歷”厚度。
身在心不在,“蜻蜓點水式”下基層,無法練就真本事、硬本領。年輕干部下基層,要多思考、多謀劃,想清楚“為什么干”“怎么干”,做到思想和角色的及時轉換。要學會從得到邏輯到給予邏輯轉變,下沉磨礪是組織對年輕干部的考驗,也是人民群眾對年輕干部的考驗,不僅要看自身收獲了什么,更要看在基層付出了多少,要明白“只有沉得下去才能浮得上來”的道理。要學會從自我邏輯到群眾邏輯轉變,群眾心中都有一桿秤,最清楚誰是真心實意對他們好,年輕干部下基層,要注意站穩群眾立場,學會做“優秀”干部而不是“優越”干部,拿出真感情、真本事,以人民為師,與人民為友,才能了解群眾需求、解決群眾訴求,回應群眾期待。要學會從管理邏輯到服務邏輯轉變,“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與機關單位注重統籌管理不同,基層工作重點在服務群眾。年輕干部要擺正角色,擺正心態,少擺些“虛頭巴腦”的花架子,多做些“深水靜流”的實事,讓群眾自然而然信得過、隨時隨地想得到、關鍵時刻靠得上。
年輕干部要融入群眾“朋友圈”,在基層闖出“一片天”,只有真下真干、事不避難、勇挑重擔,多做些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方能經過群眾考驗,建起事業口碑。(凌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