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大學岳麓書院考察調研時勉勵大家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時代,樹立正確的三觀,系好人生第一??圩樱吆萌松缆?。而就在全國新冠疫情抗擊戰中,一批批不怕苦、不畏難、不懼犧牲的“90后”“00后”也以他們的行動告訴我們新青年是值得國家和人民信賴的一代,是有擔當的一代。廣大新青年當不負習總書記囑托,擦亮青春的底色、本色、靚色,擔好“C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聰明才智。
青春的底色,是“國家有需要,我必須上”的一種信念。“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苯舆^時代的接力棒,青年儼然已是標志這個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曾經被認為是“垮掉的一代”的“90后”正迎難而上,用行動書寫著青春篇章——他們中有僅憑一輛自行車4天3夜逆行武漢奔赴戰疫一線的湖北荊州女醫生甘如意;有剪去長發,脫下“白紗裙”換上“白大褂”的最美新娘管聰……廣大青年干部要向先進看齊,將信念落實在工作中每一小處,是面對災害第一時間站在危難與群眾之間,保護人民生命財產;是面對辦事群眾的不推諉塞責,將“只跑一次”化為現實;是進村入戶與群眾坐一條板凳、站一片田里的親切交談。和平年代更加考驗一個干部的意志,廣大青年干部當謹記使命與擔當,將個人抱負融入國家發展,組織有要求時,能夠放下包袱,放棄一些個人利益,第一時間沖上去,以千萬的“小我”成就“大我”、甚至“無我”。
青春的本色,是“國家有需要,我能夠上”的一種硬氣?!皹I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闭\然,青年干部需要“仰望星空”向書本學習,但坐在辦公室里的“仙氣飄飄”卻缺少了百姓最親切的“泥土氣”。一切工作都是面向群眾的,廣大青年干部需擺脫一些書生意氣,“腳踏實地”向實踐學習,深入田間地頭,爬坡看山,方知哪家人門前的道路好不好走,怎么樣的語言向群眾解釋更容易讓政策通俗易懂,哪樣的工作方式處理起復雜的群眾糾紛更容易化解矛盾。既要朝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目標廣泛學習,又要注意有的放矢,結合自身實際、有針對性地取材,從而“為我所用”。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學習是青年干部們的終身修行,要學在平時,提升內力,當任務來了,組織需要你了,方能胸有成竹的拍拍胸脯:組織放心,都放著我來!
青春的靚色,是“國家有需要,我不走尋常路也能上”的一種創新。“茍利于民,不必法古;茍周于事,不必循舊?!眲倧膶W校出來走上工作崗位的“小白”們只需按部就班地套用那些前輩們總結的“固定公式”就可應付一般問題。但萬事方可僅有一種“解題思路”呢,青年干部作為最具有蓬勃朝氣與無限創造力的一個群體,要敢于打破僵局,跳出“舒適區”,多嘗試幾次“折騰”,做別人不敢做的,做別人想不到的,那些未知領域也未嘗不是另一番美景。時代在進步,一成不變的工作方法是要不得的,這才有年輕干部利用“網絡直播帶貨”讓農產品走出大山,致富一方;他們運用“B站”“抖音”等新媒體平臺,記錄工作日常,展現年輕干部的朝氣風采,打破過去有群眾認為干部就是“官”的偏見,拉近了干群關系。中國5000年的歷史,在繼承、發展與創新中延續,而新時代的青年干部也應步子邁大一點,思路放寬一點,在傳統的工作方式中尋求突破,將新學新思與現實工作相結合,創新工作舉措與溝通方式,為最尋常的工作增添新彩。
骨子里的是紅色血液在奔流不息,薪火相傳的是紅船上的初心使命在持續接力。代代青年干部意氣風發,揮斥方遒,定當擦亮青春風貌中的“三色”,努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站好“C位”,舞動最美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