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在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他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滿腔熱情關心教師,讓教師真正成為最受社會尊重和令人羨慕的職業,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
教師,是每個學生的筑夢者,也是這個時代的筑夢者。他們用責任與擔當,用愛心與汗水,成就著中國教育振興的夢想。然而,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師的崗位職責越來越多樣,面臨著教學壓力大、基層待遇低、職稱解決難、社會尊重有待提高等諸多問題。為充分調動和激發教師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加強對教師的關心激勵,在思想上主動引導、在工作上大力支持、在環境上不斷優化,切實為“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教師撐腰鼓勁,不斷增強教師的崗位幸福感、事業成就感、社會榮譽感、職業獲得感和工作安全感。
強化思想教育,堅定育人使命。加強教師的思想教育是強化師德師風建設的基礎,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和靈魂。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通過集中學習、宣講報告、交流研討等多種形式,引導教師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教育情懷,始終不忘“立德樹人”的初心,時刻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永遠銘記“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要求,真正認識到教師職業的神圣,在內心深處鑄就高尚的師魂,切實把政治要求、理想追求和道德訴求轉化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德塑人的育人實踐。
搭建成長平臺,錘煉素能提升。隨著教學內容的更新、教學要求的創新、教學方式的變革,許多教師感到工作壓力大、能力不自信,而加強能力培養,努力為教師專業成長搭講臺、事業發展搭平臺、才能展示搭舞臺也是一種撐腰鼓勁。要創新教師培養方式,建立教師分段分類分層培養培訓機制,健全教師校、區、市交流輪崗制度,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教師職務培訓和學歷進修,積極開展“傳、幫、帶”以老帶新、結對互學活動,舉辦名師大講堂、職業技能大賽、校長論壇等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學識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
創新制度建設,優化育人環境。良好的工作環境是激發教師干事創業活力的基礎。要積極完善人才評價機制,把師德放在評價的首位,樹立一線導向、質量導向、優績優酬導向、獎優罰劣導向,打破基礎教育教師職稱“天花板”,破除教師評價“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五唯傾向”。同時,要完善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合力配置教育資源,加快建立編制管理、崗位競聘、進入退出等制度,完善容錯糾錯機制和家校沖突處置機制,旗幟鮮明地為敢于擔當作為、勇于改革創新的教師撐腰鼓勁,不讓好教師“流汗又流淚”。
宣揚先進典范,營造尊師氛圍。“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貴師而重傅,則法度存”。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只有全社會大力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使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才能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要在強宣傳、鼓干勁、造氛圍上下功夫,緊抓教師節、年度總結等時間節點,通過評優評獎、分享交流、視頻宣傳等多種形式,講述優秀老師真實的、感人的、鮮活的教學故事,傳遞強大教育正能量。這樣既能夠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也讓全社會了解教師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币冀K把關心關愛教師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滿腔熱情為好教師撐腰鼓勁,讓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陳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