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文章強調,要立足我國國情和我國發展實踐,揭示新特點新規律,提煉和總結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規律性成果,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說,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社會主義一同構成馬克思主義的三大支柱,同時也是我們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必修課。領導干部要增強學好用好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堅持理論與實踐、守正與創新、國內與國際相結合,深化對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不斷提高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社會主義能否搞市場經濟?這個世界性課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沒有講過,也沒有先例可循。然而,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孕育理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通過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改革開放新的實踐相結合,創造性地提出了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正是這一偉大創舉,使得新中國從百廢待興到繁榮發展再到趕超世界,從落后時代到趕上時代再到引領時代,書寫了人類經濟史上的輝煌篇章。領導干部要充分認識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性,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方法論來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新問題,并從實踐中提煉理論成果。
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統一。雖然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已形成百余年,但這套理論沒有過時,也不會過時。無論是“發展為了人民”這一根本立場,還是“勞動價值論”這一基礎認識,亦或是“剩余價值”這一中心理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當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外經濟形勢極其復雜,經濟現象紛繁多樣,更需要立足我國國情和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實踐,充分利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這座蘊藏著發展智慧的富礦,與時俱進地去探索、去挖掘,繼承和創新馬克思《資本論》理論和科學體系,形成一系列重要理論成果,在發展創新中彰顯當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中國智慧。
堅持國內與國際相統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人類社會最終將從各民族的歷史走向世界歷史。在全球化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應當提高站位、放寬視野,統籌國內國際,從全局看局部,從世界看中國,辯證理性地分析我國面臨的經濟形勢,客觀準確地研判經濟發展趨勢。同時,對于國外經濟理論,如西方經濟學中反映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等方面的知識,要從中國經濟的現實邏輯出發、以問題為導向,科學地對待、辯證地認識、合理地借鑒、廣泛地吸收,以“全球定位”來謀篇布局,以“全球視野”來指導發展。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如今,我國經濟這艘輪船已經行駛到了緊要關頭,更需要學好用好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立足實際、勇于實踐、把握規律、大膽創新,保障“中國號”經濟巨輪行穩致遠。(陳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