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為基層干部松綁減負、輕裝上陣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也應當認識到,“減負”的更重要意義是“增效”,對基層干部的工作態度、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善做“加減法”,對照“舊形象”和新要求打磨自我,減去“暮”氣,再煥“新”顏,以全新的精神面貌來迎接更為嚴格的工作要求。
減掉拈輕怕重的“懦氣”,加點勇立潮頭的擔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擔當大小,體現著干部的胸懷、勇氣、格調,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上面千條線,底下一根針。基層干部是聯系黨和群眾情感溫度的神經末梢,是維護基層“主陣地”的“急先鋒”,一言一行都關乎黨的形象,一舉一動都影響著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尤需拿出勇立潮頭的擔當精神。然而,過去有的基層干部遇事拈輕怕重,為了避免擔責而采取“踢皮球”“媚上欺下”等不良手段,不僅招致群眾不滿,還使得一些小問題也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時代呼喚擔當型干部,此類“懦氣”干部勢必被人民拋棄、被時代淘汰。站在危與機并存的新時代,基層干部當勇做“弄潮兒”,禁住考驗、扛起重任、勇往直前,拿出如磐的信念、如鐵的意志,以“膽氣”破“懦氣”,奮力書寫民族復興之路的新篇章。
減掉得過且過的“喪氣”,加點刻苦鉆研的干勁。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幸福是奮斗出來的。”要想在民族復興之路上行穩致遠,就得著重抓日常、看基層,要拿出“吹盡黃沙始到金”的勁頭來。但是,基層也不乏“干多干少一個樣”“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等不良心態,面對各種工作任務敷衍塞責、得過且過,導致工作效率低、工作成效也不大,這種工作氛圍嚴重阻礙了減負增效的落實。要想讓減負增效落到實處,沉淀下深厚的基層力量,就需要廣大基層干部持之以恒在日常工作中拿出刻苦鉆研的干勁,艱苦奮斗的韌勁,以“生氣”破“喪氣”,真正鍛造出真才學、“硬功夫”,拿出過硬的業務能力,為基層減負增效加注底氣,為走好新長征路夯實基礎。
減掉急功近利的“躁氣”,加點求真務實的定力。基層減負就基層干部而言是大好的機會,因為這意味著干部們能有更多時間和精力用于抓落實穩實效;同時也是一大挑戰,因為以往“開開會”“發發文”“報報表”等“簡單粗暴”的方式已經行不通了,迫切需要干部們轉換思路、改變方法。這就要求廣大基層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牢牢把握住“求真務實”這條“硬杠杠”,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的精神,切莫受急功近利的浮躁之氣影響而行差踏錯。要以穩如泰山的“靜氣”破急功近利的“躁氣”,老老實實深入群眾、踏踏實實走向田間地頭,沉下心來心無旁騖干事業,擼起袖子真抓實干求實效,以做好“潛績”為政績觀,以抓好長遠為價值觀,切實把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結合起來,做到真抓實干不求虛名,務求實效不做虛功,推動各項目標任務落細落實、見底見效。
總之,善做“加減法”,就是要求基層干部善于把符合新時代好干部特點的品質加上,把不符合的減掉,始終立足腳下、放眼長遠,以高標準、嚴要求來對標對表,在一次次“加”與“減”中不斷擘刻自己、修正自己、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