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筆者作為川東小城的一名普通干部,對我們成渝兩省市發展的新機遇十分激動。干部干部,干是當頭的,既要想干愿干積極干,又要能干會干善于干,面對機遇,作為中央這一戰略的直接受益者,我們不能坐等“天上掉餡餅”,要鼓足干勁、迸發激情,用實際行動去做“推動者”。
川渝合作多年以前就提了出來也作了多次規劃,在發展布局上經歷了多次變化,這種變化反應到我們干部干事創業上就是要在共建的基礎上,適應新的變化。這種變化是四川省和重慶市更深層次的融合,涉及資源調度、信息共享、產業轉移的方方面面,要在這寬廣的領域掌握主動權,加強學習,做好幕后功夫是必不可少的。最基礎的,本地有什么產業發展優勢,在城市布局、交通規劃的基礎是什么;對外,重慶、成都兩地的對接內容有哪些,可以從哪些方面找到發展的切入點,在這次戰略布局中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一邊需要對整體情況、政策的熟悉,一邊還要根據本地實際思考我們自己的路,規劃先行,就是要在千頭萬緒中找到線頭,找到這深度融合中本地定位。
面對機遇和挑戰,在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的干部不能掉鏈子。在臺下,通過學習和思考,創新發展模式,擴寬發展路子,在實踐中,我們的干部則需要以更強烈的機遇意識、更寬廣的國際視野,主動在國家戰略全局和全區發展大局中善作為、強擔當、作貢獻。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從戰略到規劃再到落實,需要項目作支撐,需要干部去落實,我們的干部各自在不同崗位,承擔的工作也各有不同,但是目的始終是一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主動擔當,說的就是要在各自崗位去努力創造,按照中央提出的戰略部署,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企業證件辦理和手續審批我們多跑一趟,讓業主少跑一談;交通規劃我們多到每條干道多轉一圈,讓規劃更加便利運輸和客運往來一點;人才引進和技術引進我們主動走出去引,讓需要智力支持的企事業單位少等一天;無論在哪個領域,在行動上,只要緊緊做到“主動”二字,就能體現“擔當”二字。
干部的管理要強化“一盤棋”思想、貫徹“一體化”理念,制度建設要有針對性,把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部署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重要考核內容,完善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差異化考核評價獎懲機制,用考核“指揮部”引導干部隊伍在“經濟圈”中貢獻才智。同時,強化日常監督管理,既抓經濟高質量發展也抓干部紀律規矩,激發干部的干事創業激情,深化與成都和重慶的對接合作,把戰略要求轉化為戰略行動,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