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儲備發現和選拔使用優秀年輕干部,是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的一項基礎工程,更是關乎黨的事業發展、國家的長治久安、人民的幸福安順的重大戰略任務。要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干部,既要靠組織培養,更要靠自身修煉,年輕干部,請接收這些“標簽”。
年輕干部,必須有政治過硬、信念不移的底色。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政治問題,對于黨員干部來說任何時候都是根本性的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黨員干部必須講政治,做到政治過硬。年輕干部正是處于成長成才關鍵期、干事創業激情高昂期,不僅要旗幟鮮明講政治,更要以更高的要求和標準要求自己,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要堅守黨的政治紀律和規矩,堅持“五個必須”,防止“七個有之”,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拒絕對黨不忠、對民不誠,拒絕骨頭不硬、見風使舵,拒絕“兩面派”、“墻頭草”,要堅持原則、敢于斗爭。年輕干部要始終風雨不動安如山,做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改、政治方向不偏、政治忠誠不移的“政治鐵人”。
年輕干部,要培養上進好學、知行合一的自覺。“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事業發展沒有止境,學習就沒有止境。”年輕干部要成長起來,就必須抓好思想強化、理論武裝,時刻有著“本領恐慌”和“知識危機”,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自覺確立學而不厭、知而生喜的態度,強化學習的主動性和緊迫性。要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學習的重中之重,全面學、及時學、深入學,深刻領悟重大意義和思想精髓,多想多問幾個為什么,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隨著國情、世情、黨情不斷變化,新發展、新機遇、新挑戰、新困境層出不窮,年輕干部要將理論學習轉化為實際工作的指路明燈、燎原星火,緊密結合新時代新實踐、新發展新需求,充分認識規律、摸清門道,堅持實踐、實踐、再實踐,積極適應和把握新常態,做到知行合一,經世致用。
年輕干部,要積蓄向下扎根、向上生長的力量。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年輕干部正處于思維活躍、精力充沛、抱負高遠的時期,也是容易好高騖遠、思想浮躁的時期。作為干部隊伍中的“幼苗”,年輕干部要堅持必要臺階、遞進培養地“墩苗”歷練,既要向下扎根、又要向上生長,既要腳踏實地,更要仰望星空。基層是事業的根基,是干部成長的搖籃,年輕干部要多到基層中去,將根扎在基層中,摸爬滾打、千錘百煉,甘當“小學生”,了解民心民意,體會細枝末節,感悟人情世故。接接地氣,才能涵養底氣、增長才干,向陽而生。要立足本職、有鉆研精神,切勿坐而論道、紙上談兵,努力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要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深刻踐行“干部干部,干字當頭”的內涵,敢于擔責、勇于擔當,開拓進取,積極做新時代擔當作為的踐行者,推動各項事業向前邁進。
年輕干部,要常懷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志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處在價值觀確立和形成的時期,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年輕干部扣好“第一顆扣子”,要有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志趣。要辯證看待成長的快與慢,年輕干部成長帶有普遍規律性,也帶有個體差異性,有的年輕干部因組織需要、崗位需求、能力提升、實績突出等原因,成長軌跡比一般干部要快。要辯證看待快與慢的關系,“快”是結構要求,是為了增添活力,“慢”是質量要求,是為了厚積薄發,不可因一時進退得失而驕傲自滿或心生怨氣。要慎重看待交友的善與惡。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年輕干部更容易被人“拉攏”“腐蝕”“投資”。孔子云:“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要主動凈化生活圈、朋友圈,謹慎交友、從善交友、擇廉交友,有原則、有底線,見賢思齊焉。
年輕干部要學思悟踐、修身養性,深刻認識自己是人民的勤務兵,有著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不變初心,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堅韌和“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千錘百煉,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