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強調,要瞄準突出問題精準施策,做好剩余貧困人口脫貧工作。各級組織和黨員干部要發揮優勢,在強健組織保障、提升造血能力、鍛造服務先鋒上下功夫,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中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為全面脫貧注入紅色動能。
“五級書記”強健組織保障。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五級書記”同框的照片在各大媒體上刷屏。照片中,習近平總書記微笑著走向正在工作的茶農,身旁是省市縣各級書記和村支書。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突出位置,明確規定“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扶貧”,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上下同欲者勝”,“五級書記”出現在扶貧第一線,反映出從中央到地方,黨的干部不放松、不懈怠,同心同行共抓扶貧。各級“一把手”應在黨中央的帶領下,層層落實“第一責任”,站在脫貧攻堅戰場“第一線”,增強抓脫貧、促振興的組織力,各方面協調配合、集聚聯動的凝聚力,各項工作統籌推進、多管齊下的戰斗力,切實指揮好、謀劃好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選派干部”筑牢造血堡壘。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各地因地制宜,在教育扶貧、產業扶貧、旅游扶貧等方面精準施策,脫貧效果明顯。但要啃下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硬骨頭,提升“造血”能力是關鍵一環。各級黨組織要充分發揮人才的智力、技術、創新優勢,將“扶志”和“扶智”結合起來,既轉變貧困戶“等靠要”的思想,激發強烈的脫貧意愿,又技術扶貧作為重要抓手,讓貧困戶掌握一技之長。目前,全國共派出25.5萬個駐村工作隊、累計選派290多萬名縣級以上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干部到貧困村和軟弱渙散村擔任第一書記或駐村干部,幫助當地形成造血功能,使得當地貧困治理能力得到明顯提升,為全面脫貧、高質量脫貧、永久性脫貧筑牢堅實堡壘。
“干部帶貨”鍛造紅色先鋒。習近平總書記告誡黨員干部:“不能身子進了新時代,思想還停留在過去”,改革創新是推動黨的各項事業發展進步的強大動力,對黨員干部來說,馬不停蹄地追趕時代,選擇與時俱進的方式為人民群眾謀幸福是大勢所趨。在“互聯網+扶貧”中,各地黨員干部主動出擊,充分利用網絡直播低成本、強推廣的優勢,走進直播間為本地土特產“代言”。在陜西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走進直播間的幾分鐘讓柞水木耳“秒光”,被網友稱之為“史上最強帶貨”。干部直播帶貨僅僅是服務群眾的一個縮影,但屏里屏外皆是真功夫,“跨界合作”對黨員干部來說不僅是一次對創新意識和綜合素質的考驗,更是一次為民服務的機遇,只有和民眾打成了一片,真正了解了民情,清楚地區特點情況,才能如數家珍地做代言,從而更好地為民眾辦事。(毛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