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向全國人民發出總攻號令,意味著脫貧攻堅已進入“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緊要關頭和檢驗脫貧工作成果的關鍵時期。而余下脫貧攻堅任務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越到最后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松,“慎終如始”扛起“大考”重任,踢好“臨門一腳”,堅決啃下最后最硬的骨頭,打贏這場脫貧攻堅硬仗,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面對“大考”重任,必須慎終如始。脫貧攻堅總攻號已吹響,面對“國家大考”,時間非常緊迫、責任十分重大、任務必須完成。一是各級黨員干部要提高思想政治站位,保持政治定力,充分認識脫貧攻堅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警惕盲目樂觀松勁懈怠,要有“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拼勁和韌勁,凝心聚力抓實抓好脫貧攻堅幫扶工作。二是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決戰決勝意識,對貧困村、貧困戶進行全面梳理,深化結對幫扶制度,做到結對幫扶“不漏一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以“慎終如始”的奮斗姿態,扛起“大考”重任,全力奮戰脫貧攻堅。此外,還要針對疫情,建立疫情影響分析應對機制,分區分級精準施策,堅持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手抓。
打贏脫貧“硬仗”,必須精準施策。“全面小康”是我們肩負的重大歷史使命,是我們黨對人民許下的莊嚴承諾,是我們義不容辭完成的重大責任。脫貧攻堅是“全面小康”的重要保證,是一場在特殊歷史階段打的“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繃緊這根“弦”,既要保證“打贏”的進度,又要保證“打好”的質量,還要保證“穩住”的要求。因此,一是各方力量要擰成一股“繩”,要有“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堅守力,堅持“思想不松、目標不變、焦點不散、行動不止”,發揮連續作戰的作風,聚焦最后貧困“堡壘”,照單認領、主動履責,集中精力發起最后總攻。二是緊盯“兩不愁三保障”“一超六有”目標,開展覆蓋所有農戶的“立體式”大走訪、“拉網式”大排查,堅持“家家登門、戶戶核實、人人見面”,對群眾收入、飲水安全、務工就業、產業發展、住房保障等方面做到底子清、情況明、精準施策,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踢好“臨門一腳”,必須補齊短板。脫貧最核心的一條就是群眾滿意度,群眾是幫扶工作的基礎,也是檢驗工作的“考官”。在最后的攻堅期內,一是廣大黨員干部決勝脫貧攻堅的決心不能動搖,勇氣不能減弱,要以“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工作作風和“大事難事不畏懼、困難面前不低頭”的擔當精神,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聚焦遺漏的隱患和盲點死角,全面摸排、精準施策、查漏補缺。二是建立返貧監測預警和應急救助機制,針對有返貧風險的人群,實施針對性預防措施,全力以赴補短板、強弱項、抓落實,以精準的工作措施,保障脫貧攻堅有力、有序、有效推進。三是強化定期核查、動態管理,尋找貧困戶增收點,在就業、產業、政策扶持方面給予傾斜,確保貧困戶不返貧,真脫貧,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效,提升脫貧質量,不留“鍋底”。四是要把一項項政策落實到戶到人,真正使政策“含金量”轉化為群眾的“獲得感”,千方百計確保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幫扶措施群眾滿意度實現100%,確保脫貧攻堅全面收官。
助力鄉村振興,必須鞏固成效。打好脫貧攻堅戰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志性戰役,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首當其沖的重要內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既有利于當前加快實現脫貧目標、鞏固脫貧成果,也有利于為脫貧后從根本上改變貧困地區面貌奠定基礎。因此,要認真落實脫貧摘帽后“班子不散、力量不減、陣型不亂、干勁不松”工作要求,要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做到“扶上馬送一程”,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效,切實做好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相接續,以脫貧攻堅補齊鄉村短板,以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成效,讓鄉村振興成為脫貧攻堅的延續和提升,實現城鄉融合可持續發展。
編筐編簍,貴在收口;善始善終,須久久為功。脫貧攻堅,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只?!芭R門一腳”。面對疫情,我們眾志成城;面對脫貧攻堅,我們黨群齊心。越是抵近終點,越要“凝神聚力抓落實、不忘初心展作為”,“慎終如始”確保脫貧攻堅任務高質量完成,順利通過脫貧攻堅“國家大考”,全力以赴把鄉村振興戰略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