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中,你們青年人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舍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回信,字里行間中,透露出關懷、信任、鼓勵及期待。
青春如歌,青春如火,青春如夢,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青年有希望,中國的未來才有希望。戰“疫”場上,一批批“90后”在緊跟時代中砥礪前行,在肩負使命中奮發有為,用責任和擔當繪就出絢麗多姿的“青春色彩”,閃耀在戰“疫”一線。
“聞令而動”的“赤子心”,繪就青春之純粹“底色”。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這種“興”“和”不是停留在書本里、課堂上、口頭上,而是要詮釋在行動上、體現在崗位上、抒寫在危急時刻。戰“疫”也是戰場,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安與危、生與死的考驗面前,以“90后”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爭先恐后奔赴“戰場”,成為“最美的逆行者”。據統計,在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就有1.2萬多名是“90后”,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90后”甚至“00后”。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的34名“90后”黨員就是其中的代表。這份“聞令而動”和“向險而行”的勇氣,訴說著“聽黨話”的悠悠赤子心,閃耀著“跟黨走”的殷殷家國情。
“沖鋒在前”的“狂狷氣”,繪就青春之擔當“本色”。“90后”“00后”,曾一度被認為是“溫室里成長”的一代,被稱為“掌上明珠”。但沒有吃過苦,并不能說明一定扛不了事。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這群在父母眼中尚未長大的“孩子”,在人們眼中尚不成熟的“待歷練者”,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喊出“我年輕,我能扛,讓我上!”的豪言壯語。這之中,有黨員干部、有醫生護士、有志愿者、也有學生,但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青年”。他們的“戰位”雖然沒有“舞臺”那般耀眼,“沖鋒”的陣勢也沒有“摘金奪銀”那樣顯赫,但他們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用行動證明了不是“垮掉的一代”,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于無聲中閃耀著青春風采和青春智慧。
“苦中作樂”的“豁達態”,繪就青春之樂觀“原色”。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值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溫和而不熾烈,總能給人希望和力量。在戰“疫”場上,活潑的年輕護士在防護服上畫出“豬豬俠”,淘氣的舉動透漏出幾分樂觀;“希望疫情結束,國家給我分配一個男朋友”的語錄火了,青春的朝氣噴薄而出;“疫情結束后我要去看中超”厚重的戰袍也掩不住他們內心的向往;還有那巡視病房用手機照明的“提燈女神”,為患者帶去自信的“開心果”小護士……這一個個年輕的身影,用光和暖,讓生命重新點燃希望。他們以積極樂觀為底色,繪就出五彩斑斕的“青春色彩”,他們不僅僅“火線”上的中流砥柱,更是自信中國的“最佳代言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當代青年能夠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在激揚青春、開拓人生、奉獻社會的長河中,書寫無愧于自己、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壯麗篇章!(陳貴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