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到了把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地畫上句號的時候了,但我們奮斗的腳步不會停下!”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鏗鏘有力的話語,引起了廣大干部群眾的強烈共鳴,對做好今后一個時期扶貧工作有重要指導意義。
確實,徹底消除絕對貧困,不僅在中國是偉大的奇跡,也是全世界的偉大奇跡,但這并非意味著奮斗的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等著我們去創造。“不求最好,但求更好。”脫貧摘帽后,我們要向更高更遠的目標沖刺,因為最好的生活永遠都在奮斗中。
“我們奮斗的腳步不會停下”的論斷,使人自然想到了球王貝利三個字的經典名言:下一個!他那超凡入圣的球技不僅令千千萬萬的球迷心醉神癡,而且,也常常令對他虎視眈眈的對手生出由衷的佩服之情。有人向貝利問道:“你認為在你踢進的球中,哪一個最好?”“下一個!”貝利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古人謂之“學無止境”,強調的就是一種永不知足的精神,和貝利的“下一個”產生高度的契合。這樣的原理也同樣適用于我們的脫貧攻堅。此前,我們的奮斗目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但這只是一個短期目標,好比進了一個“好球”,更遠的目標必須從“下一個”開始。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且這種變化是無限的。正因如此,整個世界才會有新老更替,生生不息。世界如此,我們的工作焉能例外!雷鋒同志所言“工作上要向高水平看齊”,也完全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體現出一名普通黨員干部“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高尚情懷。不管是黨員干部個人還是整個社會的發展,信心與干勁都是沒有盡頭的,如果一旦有了些許“政績”,就認為“我是最棒的”,總把眼光盯著過去的那點成就”,肯定就缺了詩和遠方。
工作中,既要客觀地看到取得的成績,更要追求新的目標。我們的脫貧攻堅,用了幾年的時間走出了艱難而瀟灑的一大步,確實令世人震撼,但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來說,還需要不懈的奮斗,還需要全國人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砥礪前行。
縱觀新中國成立后我們國家七十載的風雨兼程,從最初的一窮二白,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來,直至今天一派欣欣向榮的局面,是何等的不易!然而,這僅僅還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個成果,擺在面前的困難還很多。黨員干部們,只要心系蒼生、情系民眾,用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一路之上都有動人的風景。脫貧摘帽不是終點,唯有不滿足于已經取得的脫貧成果,從新的起點出發,繼續以只爭朝夕的姿態投入戰斗,才能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奏響一路凱歌!(黃自懷)